灵芝菌种的纯化与提纯方法为了获得单一且高纯度的灵芝菌种,必须通过生物学手段将灵芝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中进行分离和培养。 灵芝菌种的提纯方法在灵芝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带入杂菌,因此需要对分离物进行提纯。通常可以通过药物或生物技术手段来排除这些污染物。 灵芝菌丝的提纯过程在获得菌丝后,转接到斜面或平板上,有时会出现菌落边缘不整齐和色泽不一致等情况,这是菌种不纯的表现。为此,必须进行提纯。具体方法是,从斜面或平板上选择具有灵芝特征且生长稳定的菌落,用消毒过的接种刀取其先端菌丝,并转移到新的斜面或平板上,如此重复多次,以获得纯净的菌丝。 排除细菌污染的方法在灵芝培养中,细菌污染是常见问题,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可以有效排除。 1. 覆盖除菌法首先需将PDA培养基加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冷却到约50℃,然后每升培养基中加入40毫克的链霉素或金霉素。取少量被污染的灵芝菌丝移接到处理过的PDA培养基上,在23~25℃的遮光条件下培养,待菌丝生长蔓延后,再用加热溶解的培养基覆盖,以此隔绝细菌,随后挑取先端菌丝转管培养即可。 2. 木屑滤菌法将试管一端截去,内装少量木屑培养基并加棉塞,经过灭菌和冷却,接入被细菌污染的小块灵芝菌种。然后在23~25℃下遮光培养,这样灵芝菌丝会向木屑深处延伸,而细菌由于无法分解木屑而被阻遏。可从另一端挑取灵芝菌丝进行转管。 霉菌污染的排除方法霉菌的污染一般是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的。以下是排除霉菌污染的有效方法。 1. 覆盖抑菌法当斜面或平板上发现霉菌菌落时,使用比霉菌菌落稍大的滤纸,浸泡0.5%多菌灵溶液后覆盖在霉菌上,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灵芝菌丝会继续生长。待菌丝生长后,再挑取先端菌丝进行转管纯化。 2. 药物滤菌法与前述的细菌污染排除方法相似,此法在木屑培养基中加入0.5%多菌灵,分装于无底试管,接入带有霉菌的分离物,在28℃的条件下遮光培养。由于多菌灵能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对灵芝菌丝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灵芝菌丝生长至另一端时即可转管进行纯化。 总结以上是关于灵芝菌种分离与提纯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更好的补充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
上一篇:灵芝菌种分离:基内菌丝分离法介绍
下一篇:灵芝菌种扩制母种转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