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灵芝菌种,需要通过生物学手段将灵芝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中有效分离。以下是灵芝菌种的基内菌丝分离法,详细介绍了这一过程。
基内菌丝分离法是从灵芝生长的基质中提取纯菌丝的一种方法。通常选用芝木、树根和土壤等作为分离材料。虽然这一方法较少应用于灵芝,但在特定情况下仍具有重要意义。
灵芝的子实体生长周期较长,并且在一年中的春夏秋季节均可发现。因此,相较于其他食用菌,灵芝的取材相对简单。另外,灵芝的子实体在采摘后存放时间相对较久。基内菌丝分离法通常在资源调查或驯化野生灵芝种类时使用,特别是在灵芝子实体成熟并释放完孢子后,难以进行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情况下。
在芝木基内菌丝分离法的实施过程中,需要选择生长有灵芝子实体的枯木或树根,确保没有裂褶菌和其他多孔菌的生长。首先,用清水冲洗去除泥沙和杂质,然后将灵芝子实体摘除,并从长子实体的两侧锯断。如果芝木(根)较粗,可以将其纵切成几块。
接下来,在无菌条件下,使用75%酒精对操作工具和切割面进行消毒。然后,用酒精灯火焰灼烧带柄的基部分,并用手术刀小心削去表皮。每次削皮后都需再次灼烧,以预防交叉感染。
最后,将长有白色菌丝的切削面微小颗粒或木片放入接种铲上,然后移接至PDA斜面中央,在28℃下遮光培养,观察白色菌丝的生长情况。当这些菌丝覆盖整个培养基时,即可确定为母体菌种。
以上是关于灵芝菌种的基本分离介绍。如果您对灵芝的种植有更多经验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灵芝菌种分离:组织分离法介绍
下一篇:灵芝菌种分离:分离物的提纯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