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单一且纯度高的灵芝菌种,我们需要运用生物学技术来将灵芝从复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出来。
灵芝菌种的孢子分离方法是通过从灵芝的子实体中收集成熟的有性担孢子,然后对其进行培养,以萌发纯菌丝。由孢子分离得到的菌丝不仅具有较短的菌龄和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性孢子也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这使得它们成为选育新菌株及进行杂交育种的理想材料。
以赤芝为例,选择典型个体,其菌盖呈现红褐色且有光泽,发育成熟,且无明显的白色生长圈,且在瓶(袋)上可以看到少量散落的孢子粉。切去菌柄后,用棉球蘸取0.1%升汞溶液,对菌盖表面进行反复擦拭,菌孔面应轻柔处理。随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用无菌纱布吸去多余水分。孢子的采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在无菌条件下,使用灼烧后的粗注射针,在切去的灵芝菌柄处钻一个深达菌肉的小孔,然后将其插在培养皿的铁丝架上,培养皿放置在铺有纱布的搪瓷盆内,外罩上钟罩或无底蘑菇瓶,置于28至30℃,相对湿度90%的环境进行培养。当观察到大量褐色孢子落入培养皿后,除去钟罩和支架,随后将培养皿盖好,并用透明胶带封贴或用无菌纸包扎,准备保存。所用器材需事先进行灭菌处理,并在无菌操作下使用。
在锥形瓶内加入1厘米厚的PDA培养基,盖上棉塞并进行灭菌,待其冷却后形成平板。在无菌条件下,对去柄的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处理,切成若干小块,然后拔出锥形瓶的塞,蘸上胶水将小块的皮壳粘贴在棉塞底部,然后塞回锥形瓶口。将其置于28至30℃下进行培养,待观察到小块上有棕色孢子落在培养基表面时,即可在无菌条件下去除棉塞上的菌块。该方法也可以将小块粘贴在试管斜面正上方的管壁上,如果菌盖较厚,则可以削去一部分皮壳和菌肉,当见斜面散落有孢子时,即可去除菌块。
在无菌条件下,将弹射法获得的孢子用接种环蘸取少量,然后抖落在斜面上,或者将少量孢子放入试管内加入无菌水(20%灵芝子实体煮汁为最佳)制成孢子悬液,然后涂抹于斜面或平板上,再置于28至30℃下培养。采用贴附法所接收的孢子可直接在适温下培养,约一周后,待孢子萌发时,挑取萌发早且长势旺的菌落,转移至新的斜面上进行培养,即可获得母种。
以上就是关于灵芝菌种分离及培养的完整介绍。如您有更多经验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灵芝培养基如何用化学方法消毒?
下一篇:灵芝菌种分离:组织分离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