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芝的菌丝生长阶段,如果管理得当,经过大约50天的接种,接种孔附近会出现白色绒毛菌丝,菌丝之间也会逐渐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树皮的缝隙中开始显现出淡黄色的露珠,树皮在手压时具有弹性,意味着灵芝的菌丝即将形成原基,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因此,许多种植灵芝的朋友开始咨询关于长段木栽培的出芝管理方法。以下,我们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在接种菌种后,经过大约2个月的培养,菌丝将会覆盖整个段木,形成菌棒,接种口周围及树皮裂缝处可见幼小菌蕾。此时,需要立即将菌棒移至荫棚中。荫棚的选择应靠近水源,且土质疏松、蓄水性良好,并且尽量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菌棒在荫棚内要摆成“人”字形架或篱笆架,棚内湿度需保持在90%。在阴雨天气时应减少喷水,而在晴天干燥时则需勤于喷水,建议早晚各喷一次。
首先,将菌棒平放埋在沙壤土或细沙中,土壤的pH值应控制在4到6之间。沙壤土需先用水喷湿,以保持湿润,同时,棚内气温保持在约25℃。如果是在春天接种的段木,通常在5月埋土,6到7月就可以出芝。而秋季接种的段木将过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25℃左右时,可以挖出几段检查。如果发现接种孔附近出现褐色,菌棒两端出现褐色菌膜,并能嗅到灵芝菌丝的气味,说明菌丝已生长成熟。这时应频繁洒水,保持土壤表面的湿润。
在7到10天后,灵芝的原基会开始形成,此时需要提高棚内的空气湿度。晴天气温较高时,除了早晚洒水外,中午也要补洒一次水,确保相对湿度达到90%左右。在适宜的条件下,灵芝会迅速生长,通常在2个月后便可开始采收。
通常情况下,整根长段木埋土出芝的产量较低,且容易形成弯曲的畸形芝。如果在越冬之后,将段木挖出并截成20厘米的短段,再埋入土中并让顶端露出1厘米,经过科学管理,新断面会长出更多的幼芝,从而有效提高灵芝的产量。
以上便是我们对灵芝长段木栽培出芝管理的一些建议,如果您有更好的经验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怎样进行灵芝短段木生料栽培?
下一篇:用长段木栽培灵芝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