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段木栽培是将树材锯成适当长度的段木以供灵芝生长的一种方法。目前常见的栽培方式包括长段木生料栽培、短段木生料栽培、短段木熟料栽培、树桩栽培及枝束栽培。相比其他代料栽培方式,段木栽培的灵芝质量更高,商品价值也更大,尤其是其菌盖中有机锗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法。然而,段木栽培的周期较长,并且受限于森林资源,这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适合灵芝短段木栽培的树种主要是壳斗科的树木,平原地区的榆、槐、柳、杨等阔叶树种亦可作为选用。最佳砍伐时间是在树木落叶后到发芽前,即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并根据接种时间提早约20天进行砍伐。
短段木通常长度为15-20厘米,直径约为10厘米,树龄以8年为宜。也可利用木材加工中的副产品,如弯曲或畸形的部分,剪成30-40厘米的短段木。在截断时,需要尽量保护树皮的完整性。截断后的短段木,如若树液流出,表示含水量较高,此时应在露天通风处晾晒10-15天。如果段木较干燥,可以在接种前适度喷水以增加湿度。
在短段木上打孔时,孔距控制在8-10厘米,行距为3-4厘米,孔深约1.8厘米,孔径为1.2厘米。孔打完后应立即进行接种,用接种棒将菌种捣实,菌种表面要与树皮平齐,最后用石蜡进行封口。短段木的接种程序可以参照长段木的接种方法。
接种完成后,短段木应堆成“井”字形,垛高约1米,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内部温度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65%-70%之间。经过5-7天后,打开薄膜通风。在保温保湿的条件下培养15-20天,当短段木切面呈现浅黄色时,表示菌丝生长良好。
当气温持续在25℃以上时,通常在10天左右可见子实体出现。在菌蕾出土阶段,顶部通常为白色,基部呈褐色。适宜环境下,子实体菌柄可快速分化出菌盖。在菌蕾露出地面之前,应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并使土壤保持疏松湿润。需要多次喷水以保证良好的生长条件。
一般情况下,从接种到菌蕾形成需要50-60天,而从蕾期到采收大约也需要50-60天。当灵芝的子实体菌盖颜色由黄色转为褐色且均匀一致时,即表示灵芝已经成熟,可以进行采收。在第一茬灵芝采收后,继续保温和保湿培养,约2个月后可进行第二次采收。
通过上述的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灵芝短段木生料栽培。如果您有更多的技术或经验可以分享,请在下方留言,我们非常乐意听取您的建议。
上一篇:怎样进行灵芝短段木熟料栽培?
下一篇:灵芝用长段木栽培出芝期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