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菊花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以确保健康成长和提高产量。本文将为您介绍种植菊花过程中重要的管理措施,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这些美丽的花卉。 中耕除草在菊苗移栽成活后的现蕾前,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是至关重要的。在第一次中耕时,应深松土壤,使表层土壤保持干松,地下略微潮湿,促使根系向下扎根,俗称“蹲苗”。根系发达后,可进行浅锄,以免伤及根部,同时培土保根,防止植株倒伏。每年至少要进行四次中耕除草,适合在立夏、芒种、立秋、白露及秋分时进行,确保田间无杂草。此外,在每次大雨后,浅松土壤以防土壤板结,保持透气性,也是必要的步骤。 追肥管理菊花喜肥,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追肥尤为重要。除了施足基肥外,在生长发育期还需追肥三次。第一次在定植后15天,幼苗开始生长时,可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畜粪尿1500千克,或者用尿素10千克加水施用。第二次在植株开始分枝时,施入稍浓的腐熟人畜粪尿2000千克,亦可使用腐熟的饼肥70千克兑水施用。第三次在现蕾初期,施入较浓的腐熟人畜粪尿2000千克,添加5千克硫酸钾,或者用过磷酸钙25千克、尿素10千克及硫酸钾5千克兑水施用,以促进更多花蕾开放,提高产量。此外,花蕾期时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以促进开花整齐。 在6月底至7月初的高温期间,菊花生长不良,缺水会导致植株萎蔫,随着8月气温的降低,湿度增加,菊花会恢复旺盛生长。因此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施用速效肥,施肥量应适量增加。 灌溉与排水在扦插育苗和移栽定植期间,要保持适量浇水,以确保幼苗成活。尤其是在现蕾期,干旱时要及时补水,以保证花朵丰满且色泽良好。追肥后也应及时浇水,雨后则要迅速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病害和根部烂根的问题。 打顶与摘心不定期的打顶和摘心可以促进多分枝和提高开花质量。一般应进行三次打顶:第一次在苗高15至25厘米时,摘去主干顶芽2至3厘米,以促进多分枝。第二次在6月上旬或中旬,当植株长出3至4个新枝时,摘去新枝顶芽。最后一次在7月上旬,剪掉第二次新长出的新枝顶芽,去除生长过快的枝条,让养分集中在花蕾上,从而提高产量和花朵质量。不过要注意,打顶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营养供应,导致花朵细小。 搭架保护由于菊花植株茎杆高且分枝多,易出现倒伏的情况,这会影响植株内部的通风和透光。为此,应在植株旁搭设支架,并将植株固定在支架上,防止菊花随风倒伏,确保通风和透光,使花朵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 以上是关于种植菊花的主要管理措施。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或补充,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
上一篇:菊花苗怎么样移栽定植?
下一篇:菊花什么时候可以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