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菌是指在天麻栽培过程中生长的病原微生物,它们能够导致天麻块茎的腐烂。这些病菌主要有霉菌和担子菌,常见的病害包罗块茎黑腐病、块茎诱腐病及白环锈伞。某些杂菌的菌丝呈红色,容易与蜜环菌混淆,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鉴别。
杂菌的感染严重影响天麻的生长与品质,导致块茎腐烂,进而影响产量与经济效益。因此,针对杂菌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种植者需对其隐患有充分认识。
为有效防治杂菌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措施,以减少其感染概率和影响。
应严格控制土壤的湿度,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进行栽种。在干旱的情况下,浇水要保持均匀适度,避免过湿引发杂菌的滋生。
在接种过程中,可以选择培养或选购优质的纯菌种,并适当增加接种量,以促进蜜环菌的生长,进而抑制杂菌的繁殖。
用于栽种的段木应保持新鲜,可以在阳光下晒干2到3天后再使用;对于遭受重度污染的菌材,建议不要使用,以免带入杂菌。
在处理培养料和填充料时,应尽量减少污染,可采取堆积、消毒和晾晒等方法,确保菌材的空隙填实,以避免留下滋生杂菌的空间。
在选种时,天麻应选择完整、无破损、色泽鲜亮且无病害的个体,以提高抗杂菌能力。
每窖所用的菌材量不宜过大,以防因污染导致整个批次的废弃,降低损失。
以上是有关天麻种植中防治杂菌危害的相关方法。如果您有其他的经验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一篇:天麻采收后如何加工?
下一篇:高温对天麻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