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冬的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管理措施不仅能提高产量,还有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本文将详细介绍麦冬栽培中的田间管理工作,包括中耕除草、追肥、浇水和补苗等内容。
由于麦冬植株相对矮小,杂草生长较为容易,容易消耗土壤养分并影响麦冬的生长,因此要保证田间无杂草。在栽植后半个月,应及时进行一次松土除草。之后,每隔一个月或半个月选择晴天继续除草,以促进幼苗的早期分蘖和根系发育。进入10月之后,应当进行浅层松土,避免对须根造成损伤。冬季时杂草较少,可以适当减少除草频率。
麦冬的生长期较长,整体需肥量也大,因此需要在施入基肥的同时及时追肥,才能保证高产。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如果仅施用氮肥,麦冬植株虽然生长旺盛,但块根数量却会减少;如果单独施用磷钾肥,可能会导致叶片发黄、短小,甚至枯死现象的出现,表明植株缺氮。一般情况下,麦冬每年追肥应为3至4次,具体施肥时间和用量应根据区域的种植习惯而定。
在四川地区,第一次追肥通常安排在7月上旬,施用人畜粪水2000至2500千克以及腐熟饼肥5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8月上旬,需要施入人畜粪水2500至3000千克及腐熟饼肥80千克,并在丛际撒入草木灰150千克。第三次追肥在11月上旬,施用人畜粪水3000千克,加饼肥和过磷酸钙,以促进块根的生长和膨大。
在浙江地区,除了施基肥外,在栽植时还需在穴内加入过磷酸钙,以提高产量。栽后半月,当麦冬返青时,应施入人畜粪尿750千克和过磷酸钙10千克。7月时再施人畜粪尿1250千克,加过磷酸钙15千克。在秋冬季节,正是块根膨大的关键时期,此时应重施磷钾肥,具体施肥方法与四川地区类似。
麦冬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生长期需水量较大。栽植后应及时浇定根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新根的生长。进入5月立夏后,随着气温上升,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应适时灌溉。冬春季节如遇干旱,也应及时浇水,以保证块根的健康生长。在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以防止高温高湿条件下引发病虫害。
在田间检查时,如果发现死苗或缺苗的情况,应当及时补苗,以确保苗的完整性和生长一致性。
以上是关于麦冬栽培过程中主要田间管理工作的简要介绍。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或经验,欢迎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