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七育苗阶段,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将向您详细介绍三七苗期的管理措施,帮助您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播种后,除了在床面覆盖稻草外,还需要搭建荫棚。搭建时可使用木杆或竹子,将荫棚高度设置为约1.6米,顶部覆盖茅草。荫蔽度应保持在60%至70%之间,防止强烈阳光的直射,保护幼苗的健康生长。
对于冬播的三七,需特别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种子的发芽。一般在次年2至3月份发芽,如果遇到长时间不下雨的情况,应及时灌水,以确保苗床表层土壤保持湿润,深度约为3厘米。此外,降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免造成根部积水烂根。
在苗圃中,定期进行除草工作十分必要。保持苗圃内无杂草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能为幼苗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在三七苗期,施肥以清粪水为主。一般在3月份苗木出齐后,可以施用草木灰和土杂肥1至2次。在5至8月份之间,每月追施清粪水一次,每次约1000千克每亩。这些养分能够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三七幼苗出土后,需要小心揭开覆盖物。如果发现覆盖物出现腐烂现象,需及时剔除,以避免引发病害。苗期的荫棚透光度应根据季节的光照强度进行调整。早春时期,荫蔽度保持在40%至50%;夏季则需保持在60%至70%;而进入秋季后,荫蔽度可调整为50%。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三七苗期的健康生长。如果您有更多的经验或建议,请在下方留言与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