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作为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在中医中用途广泛,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止咳祛痰。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掌握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提升甘草的产量,成为药农们的首要任务。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有效的管理方法。
甘草幼苗生长缓慢,容易受到杂草的干扰,因此及时进行除草是保证其生长不受影响的关键。在甘草长出3-5片真叶时,建议进行第一次中耕,此时的中耕可以进行浅锄,深度为2厘米,避免伤害到根系。随着幼苗成长,到达10-12片真叶时,应再次中耕并结合除草,这次可以加深至5厘米。
在第一次中耕除草时,可以根据田间情况进行间苗,去掉密生和重生的幼苗,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在第二次中耕时,则需要进行定苗,将株距控制在10-15厘米,并清除病苗和弱苗,保留生长健壮的幼苗进行定植。
甘草在育苗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宜过多,但在干旱或半干旱环境下,需保持土壤湿润,以防植株缺水和苗缺失。在幼苗期,每次中耕后应浇水,以促进其生长发育。随着生长中期的到来,应结合施肥进行适量浇水;而在后期,应控制浇水量,保持适度干旱,以增强根系生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封冻前浇一次封冻水帮助甘草越冬,并在雨季时做好排水,以防根系腐烂。
种植甘草时,翻耕时施足基肥非常重要。在第一次中耕除草时,每亩可施入尿素5-15千克,第二次中耕时则可施入5-10千克。第二年春季返青后,再施入磷酸二铵或尿素10-20千克,以促进甘草的生长并避免晚熟现象。但需注意,氮肥虽然能促进甘草快速生长,但过量施用会导致营养失衡,影响根系和产量。
以上是甘草的田间管理技术,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您。欲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
上一篇:天麻有哪些品种
下一篇:板蓝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