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是众多中药材有效成分最丰富的季节,适时采收和科学加工能为中成药制造提供合格的原料。以下是夏季采收和加工的一些中药材介绍:
牛虻虫是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同属昆虫的雌性干燥虫体,市场需求一直很高。夏季是牛虻虫活动的高峰期,雌虻一般聚集在牛、马等家畜身上吸血,而雄虻则以植物汁液为食。雌虫通常栖息在草丛和树林中,喜欢阳光与热天气。建议在6月到8月期间采集,可以在家畜聚集地轻轻拍打吸血的虻虫,再用线穿成串进行干燥处理。
蝉蜕是蝉科昆虫黑蚱的脱壳,属于野生零散采集,其市场货源有限。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及河北等地。采集时可以用竹竿轻轻捅取树上的蜕壳,保持完整性,并在采集后及时洗净泥土,晒干即可。
斑蟊为西南地区特有的昆虫,主要分布在河南、广西等地。它们在4月到5月开始活动,7月与8月是捕捉的最佳时机。建议在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捉,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以免被毒素刺激。捕获后需用开水烫死,再进行晒干处理。
水蛭是水蛭科动物,包括蚂蟥等的干燥全体。虽然它们曾主要依赖野生捕捞,但现已逐渐实现人工养殖。捕捞水蛭时应选择春暖后至夏季,捕捞后及时清洗,用开水或石灰处理,以达到杀死和干燥的目的。
天龙是守宫科的干燥全体,常分布在华北和华东地区。捕捉天龙的最佳时间为夏季夜晚,采用紫光灯引诱周围昆虫。捕获后需用竹扦穿过其咽喉并固定,再用微火烘干。
红娘虫是蝉蜕昆虫的干燥虫体,主要在湖南、河南等地分布,市场供应较少。红娘虫在6月至8月活跃,捕捉时务必佩戴防护装备,以避免毒液对皮肤的刺激,捕获后应立刻蒸或烤熟,然后晒干。
苦杏仁是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成熟干燥种子,其广泛用于药用及食品行业。夏末,果实成熟后可采摘,去掉果肉后收集种子,通过机器处理去除外壳,筛选得到的杏仁便可使用。
除了上述药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益母草等在市场上表现良好,夏季采收时应确保质量和方法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