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别称鬼盖、神草、土精,是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爱冷凉湿润的气候,避免强光和高温环境。适合的土壤为排水良好、松散且富含腐殖质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这种植物具有极高的栽培价值。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人参种子的种植流程。
首先,选择一个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的地方清理表土,同时挖好周围的排水沟和晒种场,并设置防风障。
在整平的场地上放置催芽箱或床框,箱高应保持在40厘米,宽度为90至100厘米,长度则根据种子数量而定。框周围要用土壤夯实。
催芽基质可以选择纯沙、沙混合腐殖土或纯腐殖土。其中,纯沙效果最佳。为防止种子腐烂,可先用1%浓度的多菌灵进行消毒。
在处理前,将干种子用自来水浸泡一整夜,捞出后稍稍晾干。接着将种子与筛过的基质按1:3的比例拌匀,装入箱中。
通常在每年的四月份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或在夏季播新的水籽,亦可在秋季土壤结冻前播种。种子播种后需经过春季的三季,才能发芽。
播种前应整平土地,制作高约23至33厘米、宽126至133厘米的畦,每畦间留作业道2至2.66厘米。采用撒播,每平方厘米约0.5克,随后覆盖3至4厘米的土壤,保持土壤湿润,预计在5月上旬可见新芽。
人参可选择春季或秋季移栽。春季的最佳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秋季适宜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移栽。
将苗按大小分级,以便分别栽植和管理。所有参苗应使用1:1:100比例的波尔多液浸泡10分钟,注意不要浸泡芽苞,取出后稍晾即可栽植。
在进行移栽时,尽量缩短时间,保持苗子湿润。移栽时,需将芦头朝上,以30至40度的角度斜栽,确保阳面和阴面不被弄反。
春季解冻后要松土,以提高土壤温度。通常一年内需进行3至4次松土和除草,适当增加次数以适应湿润或干燥和降雨异常的年份。
因人参怕强光,春季中旬至五月初时可搭设遮荫棚,具体规格取决于人参参龄、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
在盛夏时,可用带叶子的鲜树枝插在荫棚周围,或悬挂稀疏的秫秸和芦苇以减弱强光,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人参在三年后开始开花,除留种外,一般在五月中旬摘除所有花蕾。三年生时开始结实,应随熟随采,并适当处理种子。
在“霜降”前后,人参茎叶接近枯萎时,应将其割掉并覆盖干草,冬季可以有效保护植株。通常4至6年的成年参可在秋末收获,需注意避免对根部造成伤害。
上一篇:灵芝长在什么地方?
下一篇:千年人参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