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简介及其种植方法三七,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和四川等地区。其根部常被用于药用,因其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效果,深受欢迎,素有“金不换”和“南国神草”的美誉,是中药中珍贵的品种之一。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盆栽三七的种植技巧。 三七的生长习性三七喜温暖、阴湿的环境,不耐严寒和酷暑,同时也忌水涝。它适宜生长在疏松的红壤或棕红壤土中,土壤微酸性,年平均气温在16.0~19.3℃之间最为适宜。在生长期间,如果气温在30℃以上持续3~5天,植株易发生疾病。栽培地点应选择东坡,坡度在5到15度为宜,低洼地带则容易造成根腐病。 三七的繁殖方法选种三七一般采用种子繁殖,最佳选择为三年生植株结出的种子。在11到12月,果实成熟变红时进行采摘,去掉果皮后,将成熟且无病虫害的种子立即冬播。如果无法及时播种,可以将果实摊放在通风阴凉处保存7到10天。运输种子时,应先去掉果皮,清洗干净后,与2倍湿砂混合,置于木箱中保存。 整地播种和移栽的地块应选择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适合在向阳的缓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进行种植。秋季进行多次翻耕后,翻土3次,搅拌均匀,随后做成高25到35厘米、宽100到120厘米的畦,畦面需做成梳背形,两畦间留45到60厘米的排水沟。 播种在播种和定植前,每亩地施加3000到5000千克经过腐熟的有机肥,加入25到35千克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均匀撒在畦面,再翻入土层4到6厘米深。南方地区多采用冬播,点播行距6厘米,株距5到6厘米,播后要覆细肥土,覆盖种子。盖土时避免畦土板结。约3个月后山苗生长,4个月后可出齐苗。而北方地区春播时,需将种子放湿砂中贮藏,使用萌芽种子播种,播后1个月出苗。 盆栽三七种植技巧浇水三七播种后通常在3到4月才会出苗,期间需要进行人工浇水(如土壤具夜潮性可不浇),其浇水方法应使用喷头进行喷淋,直至畦面流水为止。一般一个月浇水2到3次,直至进入雨季为止。 光照一、二年生三七的光照要求较低,透光率一般在10%左右,而三年生三七则需较强的透光率,约为15%左右。通过调节荫棚透光率,可以有效增加单株根重。 追肥三七在现蕾期(6月)和开花期(9月)对肥料的需求最高,此时应进行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的复合肥即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注意事项三七的养殖对于环境湿润的要求较高,其正常生长需保持25%到40%的土壤水分,盆土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70%到80%之间。在冬春季节,天气晴朗、日照充足且降水稀少,此时需特别关注水分的人工调节,适时进行浇水,并可通过在厢面铺草遮荫来保持湿度。 |
上一篇:迷迭香的种植技术
下一篇:盆栽铁皮石斛怎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