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橼又称枸橼或枸橼子,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是一种不规则分枝的小乔木或灌木。该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尤其是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和湖南等省份有着较高的栽培数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香橼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
香橼树喜好温暖而湿润的气候,耐受能力较弱,对严霜和低温十分敏感。该植物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并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由于其源自南方地区,香橼树特别适宜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生长,云南西双版纳的阔叶林中就有半野生状态的香橼树。
在10月,选取成熟的香橼果实,切开取出种子并洗净后晾干。接着可以立即播种,或将种子用湿沙保存至春季再播。栽种时,按照行距30厘米开沟,再均匀播撒种子,覆土后浇水。一般在2至3年后即可定植。
选择2至3年生的香橼枝条,去掉棘刺并剪成约18厘米的小段。在春季温暖潮湿的天气下进行扦插,行距保持30厘米,株距12厘米,插穗斜插,露出地面约1/3。覆土压实后浇水,培养1至2年即可定植。
香橼树的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和施肥,通常每年进行2至3次。建议在5至9月施用人畜粪为主的肥料,也可追施稀液肥。冬季则可增加过磷酸钙的施用,并可选择环沟施肥的方式。同时,需要进行合适的修剪以去除徒长枝和过密枝。对于结果期的香橼树,建议安装支柱以支撑果实。
香橼树的施肥应分为两次:第一次施肥应在现蕾前,第二次则在夏至后。第二次施肥可用250克尿素与500克过磷酸钙混合,并用水稀释100倍,通过喷雾器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香橼树常见病害包括煤烟病,主要影响叶子、枝稍和果实。对于虫害,吹棉介壳虫可通过天敌大红瓢虫进行防治,同时也可以喷洒松脂合剂进行杀虫,冬季用8至10倍稀释液,夏季则用20倍稀释液。此外,还有天牛、红蜘蛛、蚜虫等虫害需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