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又称毛知母,属于百合科知母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通过种子繁殖,几乎可以在全年不同季节进行播种,不过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进行较多。近年来,为了缩短生长周期,许多地区也采用了分株繁殖的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知母的繁殖方法。
知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喜欢温暖的气候,具备耐寒和耐旱的特点。最适宜的土壤是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宜在阴坡或低洼地种植。通常在每年春季的日均气温达到10℃以上时,知母才能萌发出土。它的生长旺盛期在4到6月,而在8到9月则是地下根茎膨大充实的时期,通常在11月,植株会枯萎,生育周期约为230天。
知母的分株繁殖适宜在早春发芽前或晚秋植株进入休眠期后进行。首先,将生长2年的根状茎挖出,带须根切成段,每段需要带有2到3个芽。定植时,株行距需保持在5厘米×20厘米,沟深为1到5厘米。将准备好的繁殖材料平放于沟内,覆土并加以压紧,接着浇水。对于晚秋栽植的,需确保每株上面培土6到7厘米厚,以便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再将土堆扒平,利于新芽生长。此外,为了节省繁殖材料,也可以在收获时将刨出的根状茎芽头切下作为繁殖材料。
知母在播种后的第二年开始抽生花茎。通常,2年生植株只会抽生一支花茎,3年生植株则抽生5到6支。每支茎穗大约有150到180朵花,果实在开花后约60天成熟。采种时应选择3年以上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进行。果实的成熟期通常为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由于成熟时间不一致,果实容易掉落。因此,应在果实刚成熟时及时采摘,并将种子与杂质分离后储存待用。
试验证明,知母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前一年采摘的种子发芽率为40%到50%。因此,播种时应优先选用贮藏时间在两年以内的新鲜种子。
在3月上旬进行浸种,将种子用60℃的温水浸泡8到12小时后捞出,晾干并用2倍湿润细沙拌匀。接着,在向阳温暖的地方挖个浅塘,将种子堆放在塘内,覆盖5到6厘米的土壤,最后用农膜覆盖并用土压实。对于种子的发芽,适宜的气温较高,当平均气温在13℃到15℃时,大约25到30天会开始萌芽;气温在18℃到20℃时,则约需14到16天。待多数种子的胚芽刚刚突破种皮时,即可播入田间,亩播种量为3公斤。
知母可以在秋季或春季播种。秋播需在上冻前进行,而春播适合在4月份。
在预先整好的畦面上,按照行距20厘米开沟,沟深约2厘米。将催过芽的种子按照1:5的比例与硫酸铵混合后均匀撒入沟内,然后覆土并轻轻镇压。保持土壤湿润,只要墒情良好,气温适中,通常10到20天内即可出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