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家表示,甘草作为中药的重要成分,几乎出现在每十个中药方剂中的九个。然而,最近有科学家警示我国内的甘草正面临濒危局面。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若能规范甘草的生产与采挖,并合理发展人工种植,甘草市场将有广阔的前景。
我国的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区。然而,长期的乱采滥挖行为导致植被资源严重受损,土壤沙化现象加剧。专家预测,如果这一采挖速度持续下去,五年后我国可能难以再找到一根野生甘草。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对甘草的需求量在六万到七万吨之间,且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市场上,甘草的收购价一般在每公斤七至八元,而零售价可达到十多元。农民种植一亩甘草的成本约为600元,若以每亩三年产出1000公斤计算,年收入可达到1000元以上,前景乐观。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二者不可或缺。现阶段,市场对甘草类产品的需求量大,专家呼吁应优先发展人工种植,以解决甘草出口与环保之间的冲突。
从中国中药产业发展历史来看,许多中药材未来必将步入人工种植的发展轨道。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的人工种植甘草逐渐成熟,但不能简单依赖垦荒模式。促进种植与围栏养殖的协同发展,以及合理建设种植基地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种植区域也应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向生态资源相对健全的农耕区转变。
市场上的甘草中约有八成是野生的,只有二成为人工种植。甘草其实并不难以种植,只需适宜的土壤和水分即可。解决人工种植甘草的问题,并非仅是资金或土地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提高种植质量。这需要科研投入,从选种、采种到水分与肥料的合理施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图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政府已发布《关于禁止发菜贸易及禁止甘草麻黄草乱采乱挖的通知》,并将甘草的采挖与加工纳入国家管理。这意味着,人工种植甘草的市场前景愈发明朗,未来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