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又名珊瑚菜、菜阳沙参及辽沙参,以其地下根部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及养胃生津的功效。它在治疗肺燥干渴、热病伤津和支气管炎等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植物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和广东的沿海地区。
北沙参是伞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介于5至20厘米之间,整个植物被灰褐色的绒毛覆盖。其主根细长,呈圆柱形,长达30厘米,直径在0.5至1.5厘米之间,且极少分枝。茎部直立,不分枝。基生叶的柄长约10厘米,基部呈鞘状,边缘膜质;叶片形状为卵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具3出羽状分裂或2至3回羽状深裂。复伞形花序位于顶端,总茎长4至10厘米,每个小伞形花序含有15至20朵花,花朵为白色,花瓣5片,先端内折。双悬果呈果棱的圆球形或椭圆形,果实成熟时为黄褐色,表面被棕色粗毛覆盖。
河北安国是北沙参的传统主产区,早在改革开放前,药农就开始在自留地种植北沙参。安国沙参以短粗、外皮粗糙著称,产量大且价格低,主要用于国内的饮片加工和药厂投料,只有少量出口。目前,安国沙参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主产区。
山东莱阳也被认为是北沙参的老产区,莱阳沙参常被称为“一柱香”。其特征为条细长、皮黄白、气味微香,但产量相对较低,价格较高,主要销往伤害和广州及东南亚国家。然而,随着山东其他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北沙参的种植面积有所萎缩。
赤峰牛营子镇是北沙参的新兴产区,由于特殊的沙壤土和光照条件,加之药农的精心管理,赤峰的北沙参质量优于安国,其市场价格也较高,主要销往广州和上海以及专出口。在此地区,由于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生产会受到价格的影响,属于一个不稳定的产区。
北沙参喜好阳光、温暖和湿润的环境,具备耐寒、耐旱和耐盐碱的特性,但对高温环境敏感,忌连作。它对土壤的要求是深厚、疏松而肥沃,并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低洼地不适合种植。
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田块,并进行精耕细作。在整地过程中,施足基肥,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整地后需作畦,为播种做好准备。
北沙参采用种子繁殖,播种分为秋播和春播。秋播应在立冬前后进行,而春播则在清明前进行,以秋播效果最佳。在播种前,需要将新鲜种子按1:3的比例与湿沙混合,并保持湿润低温环境。播时在畦面开浅沟,均匀撒入种子并覆土,沟距保持在20厘米,每亩播种量约为8公斤。
北沙参苗齐时需进行中耕除草,如果规模种植可以选择使用除草剂,以有效防治杂草。株距约为3厘米,阴雨天气需注意排水;干旱时则需及时浇水。进入根茎快速膨大阶段时,可以追施一次肥料,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和磷酸二氢钾10公斤,以促进根茎生长。此外,北沙参现蕾后需及时剪除花蕾,以防影响营养消耗。
常见病虫害包括锈病和根腐病。针对锈病,可以在发病初期使用97%敌锈钠300倍液或25%粉锈宁1500倍进行防治。根腐病可通过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和喷雾预防等多种综合措施来控制。主要害虫如钻心虫和蚜虫,可通过杀灭菊脂或抗蚜威等药物进行防治。
北沙参在生长一年后的霜降前后进行采挖。首先割去地上茎叶,然后挖出地下根茎,去净泥土。在沸水中烫煮10秒后,待能够去皮时捞出,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同时,要迅速晒干或烘干,以便入药出售。亩产量一般在250至350公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