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包括草决明和马蹄决明。决明子主要在全国各地种植,特别是在南方的皖、浙、粤、桂、川等省份,北方主要在冀、鲁、豫等地区。与之同属的小决明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种子呈短圆柱形,长约3-5毫米,直径约2-3毫米,表面为黄绿色,带有棕色带环,味微苦,亦可用作药材。
决明子喜温暖,耐旱但不耐寒霜,霜冻会导致幼苗和成株脱叶或死亡。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
在播种前,应测试籽种的发芽率。将饱满的籽种分成若干份依次编号,取125-250克放入相应的器皿中,用5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浸泡后冲洗一次,用湿布覆盖保持湿度,三天后出芽率在85%以上的可作为种子。
在经过选种的地块中,每亩施入2000-2500公斤的圈肥和25公斤的过磷酸钙,均匀撒于地面上,进行耕翻、耙细和整平,通常不必做畦,如需要可做成1.2-1.5米宽的平畦。
将选出的优质种子进行温水浸泡后,可以进行播种。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期间(约4月中旬),气温应在15-20℃。应采取条播的方式,行距50-70厘米,开5-6厘米深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覆土3厘米,轻轻镇压,种子在10天左右会发芽。北方地区如遇干旱,应先灌水后播种,以免土壤板结影响发芽。
当苗高达3-6厘米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和过密幼苗;苗高10-13厘米时定苗,株距应保持在30厘米。松土和锄草应同步进行,以维持土壤的疏松状态。决明子耐旱,一般保持适当湿度即可,干旱时需适量浇水,定苗期应少浇水,至白露时果实趋于成熟可停止浇水。
在苗高约35厘米时,可施加20公斤过磷酸钙和10-15公斤硫酸铵,混施于行间后中耕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以防植株倒伏。
决明子常见病害为灰斑病,主要由真菌引起,最先在叶片中央出现黯淡病斑,之后发展出灰色霉状物。在病害初期可喷洒500倍的65%代森锌液或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液进行处理。
虫害主要集中在春末夏初,主要是芽虫,可使用乐果乳剂的200倍溶液进行喷洒。
决明子一般在秋分时(9月下旬)逐渐成熟,待荚果变黄褐色时开始收获。将全株割下,晒干后打出种子,去除杂质便可成为药材。贮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注意防潮防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