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具有显著的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而被誉为“金不换”和“南国神草”。三七的采挖时间通常在春冬两季,因此分为“春七”和“冬七”。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七的播种方法。
三七的播种量因行株距不同而有所变化:行株距为7厘米×7厘米时,每亩播种量约为7.5万~9万粒;行株距为10厘米×7厘米时,约为5万~6万粒;行株距为10厘米×10厘米时,约为3.3万~4万粒。土地利用面积应保持在50%~60%之间。
三七的播种期一般为11月上旬至下旬,最迟不应超过翌年1月。
在播种前,需先用木料制作打穴模板。模板的尺寸为长1.3~1.5米、宽30厘米左右,固定直径1厘米、长5厘米的圆形木钉,排列规格为4厘米×5厘米或5厘米×5厘米。使用打穴模具在畦面上打出深约1厘米的土穴,将处理好的三七种子人工放入每个土穴中,每穴放一粒种子。播种后,均匀撒上一层混合肥,主要由农家肥和少量钙、镁、磷肥组成,确保畦面见不到种子外露。最后,覆盖一层2~3厘米厚的稀薄稻草或茅草,以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
上一篇:三七的采收与加工方法
下一篇:三七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