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扦插繁殖是其主要的繁殖方式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五味子扦插的最佳时机、插穗的选择、插床的准备及后期管理,为推动五味子的有效繁殖提供实用建议。
五味子的采集最佳时间为6月上、中旬。这一时期,选择半木质化的新梢作为插穗,通常上午10点之前进行采集效果最为理想。插穗的长度应在15至20厘米之间,粗度需大于0.3厘米。为保证插穗生长,保留其中上部的叶片,剪去靠近基部的3至5厘米片段,剪口应倾斜并落在半木质化节上。
在处理插穗前,建议用0.1%的多菌灵药液浸泡插穗1至2分钟,以防腐病和虫害。之后,再用千克浓度的萘乙酸(NAA)或100毫克/千克的ABTl号生根粉对插穗基部进行短暂浸泡,时间为20至30秒,准备进行扦插。
插床的建设需在保湿、散热性能良好的温室或大棚内进行。首先,挖宽1.5至2米、长6米、深0.5米的地池,并用砖砌好,形成半地下式插床。随后,在池上方架设拱棚和遮阳棚。
插床的基质需用1:1比例的干净河沙与过筛的炉渣灰混合。在床面上喷洒0.1%的多菌灵和0.2%的辛硫磷进行杀菌和灭虫,基质再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喷淋消毒,堆放2小时后,再用水冲洗,以确保基质的洁净。
待基质处理完毕后,均匀铺在插床上,厚度控制在15至20厘米。然后,用直径2.5厘米的木棒打3至4厘米深的孔,保持8厘米×3至4厘米的株行距,插入插穗并压实,确保叶片不重叠。接下来,完成后进行喷水,确保插床湿润。
插床内的湿度需保持在90%以上,透光率保持在40%左右,温度应控制在19至30摄氏度之间。根据湿度情况,每天喷水3至4次,确保喷雾后不形成径流,保持环境适宜,以利于插穗生根。
插后15天开始喷洒消毒液,此后每隔8至10天喷洒一次。若管理得当,插穗在30至40天内即可生根5至10条,逐渐撤去湿度保护,并控制浇水频率。只要叶片没有萎蔫,便无须浇水,此外,雨天需加盖以防雨水灌入插床。
经过练苗处理,生根壮苗可小心挖出并按25厘米×12厘米的株行距栽入露地苗畦。移至露地后,需继续精细管理,遵循前促后控的原则,确保苗木地下根系发达,地上木质化程度高,培育出优质的五味子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