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作为烟台市的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备受各国市场青睐,如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了提高洋葱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将总结在烟台市气候条件下的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
选择远离工业“三废”污染的区域进行洋葱种植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场地要求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且土层深厚,同时在2-3年内避免种植葱蒜类蔬菜,以保证洋葱的质量。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且耐储存的洋葱品种非常关键。建议选用鳞茎呈圆球形的黄皮洋葱品种,如日本泉州黄金和金球1号等。
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9月5日至10日。过早播种会导致翌春秧苗抽薹率增加,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播种则苗小且越冬成活率低。
每亩需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和氮磷钾复合肥30千克作为基肥。然后做成宽1-1.20米、长10-20厘米的平畦,确保排水良好。
播后7-8天出苗,出苗后在15-20天内适当浇水,以促进幼苗生长。适时根据苗的生长情况调整肥水管理。
在定植时要求幼苗需有三至四片叶,株高12-15厘米,假茎直径在0.50-0.70厘米之间,并且要无病虫害。
洋葱生产所需的氮、磷、钾的比例要合理施肥。每亩施入4000-5000千克的腐熟有机肥,并混合氮磷钾复合肥25-30千克,然后覆盖黑色或白色地膜以增加土壤保湿性能。
定植期应选择在10月25日至11月25日之间。
定植时需将秧苗按大小分级,保持适当密度,株距为13-15厘米,行距15厘米。
定植后需浇缓苗水,并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需补苗以确保秧苗整齐。
早春及时浇返青水,并施肥促进生长。
在鳞茎膨大期,注意施肥和适时浇水,以保证洋葱的健康成长。
洋葱的主要病害有软腐病和霜霉病,常见的虫害则有地蛆和葱蓟马。针对这些病虫害,应采取无公害防治措施,如施用适当的化学防治药物,结合农业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洋葱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收获,确定假茎有90%倒伏时选择晴天进行收获。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机械损伤,随后在通风阴凉处进行晾晒,待鳞茎外三层皮干燥后,按出口标准进行分级销售。
通过以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总结,可以显著提高洋葱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推动烟台市的洋葱出口创汇。希望农户能够借此技术,提升洋葱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洋葱储存时应关注的关键事项
下一篇:常见棉田间的洋葱套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