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病害通常发生在洋葱鳞茎的成熟期或贮藏期。除了洋葱,其他葱蒜类蔬菜也可能受到侵染。在生长期间,病害主要在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可见灰色霉层。在贮藏期间,病害表现为鳞茎顶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的病斑,变软且呈淡褐色,鳞片间可见灰色霉层。后期可能出现黑褐色小菌核。
此病的病原菌属于葱腐葡萄孢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的形式随植株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或随洋葱鳞茎在贮藏场所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并从植株伤口侵入。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收获期遇雨、鳞茎表皮未干、贮藏地湿度过大都容易导致发病。
选择抗病品种,并与其他蔬菜种类进行轮作。
适时追肥,避免施肥过多或过迟,使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腐熟,且不可过量施用氮肥。
浇水时应避免大水漫灌,雨后要注意排水。
待洋葱充分成熟后再进行收获,刚收获的鳞茎要小心切截顶部,晾晒充分干燥后再进行贮藏。
在鳞茎刚收获时,可用红外线照射6分钟(灯离洋葱约15厘米),以减少贮藏期的腐烂。
在生长期间可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一般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
上一篇:酱洋葱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洋葱育苗的步骤与方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