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返青后,进行第一次施肥是至关重要的,这为洋葱根系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并为后续的地上部分生长奠定基础。施肥应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入1000千克,同时加入20千克过磷酸钙和10千克硫酸钾。对于覆盖地膜的洋葱,每667平方米需冲施硫酸二铵15千克和硫酸钾10千克。当洋葱植株长到8~10片真叶,鳞茎开始肥大时,应开始施用催头肥,连续施用2~3次,每平方米施入硫酸铵10~20千克。此阶段施肥量应较大,特别是在鳞茎膨大期,需注意氮肥的使用,以免植株“贪青”。此外,施肥时应加入硫酸钾,每667平方米用量为5~10千克,以防洋葱缺钾导致耐贮性下降。
冬前定植的洋葱在春季需适时浇返青水。过早浇水会降低土壤温度,不利于洋葱生长,而过晚则会抑制植株生长,导致叶部干尖现象。当洋葱鳞茎开始膨大时,应控水蹲苗,蹲苗时间需根据土壤、气候和植株生长状况灵活掌握。一般此阶段约需10天左右,成熟的洋葱管状叶会转为深绿色,叶肉肥厚,心叶颜色加深,标志着蹲苗期结束。蹲苗后,每隔5天浇水一次,以促进鳞茎的快速膨大,若植株有部分倒伏,则应停止浇水,以避免收获后不耐贮藏。
在洋葱未覆盖地膜的情况下,蹲苗前必须进行中耕。粘重土壤的中耕次数应多于沙质土壤,且中耕深度应控制在3厘米以内,靠近植株处应浅一些,远离植株处可深一些。植株封垄后,应停止中耕,同时可适当进行培土。
洋葱鳞茎成熟的主要标志是鳞茎膨大后期不再有新的叶片充实叶鞘,假茎发生中空,植株从假茎基部倾倒。成熟期的早晚与洋葱品种特性、定植时间和气候条件有关。对于休眠期短、耐贮性较差的品种,应适当提早收获,当一半植株倒伏时即可开始收获;而中晚熟品种则应在70%植株倒伏时收获。收获应选择在晴天进行,最好是连续几天的晴天。收获时将整株拔出,摊晒2~3天,晾晒时只晒叶、不晒头,鳞茎需用叶遮住,以促进鳞茎的后熟并使外皮干燥。最后,除去泥土,剪掉须根和枯叶即可贮藏,部分农户在收获后不去叶片,直接编辫或扎捆贮藏。
上一篇:洋葱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