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藕属于睡莲科(Nymphaceae),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宿根性水生植物。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广泛,是传统的出口蔬菜。藕的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也可熟食,还可制成蜜饯和藕粉。莲子是高档食品的原料,藕叶可用作包装材料,藕梗和藕节等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种藕栽植后,顶芽萌发向前伸长,形成细长的地下茎。主茎上的侧芽长出分枝,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一枝种藕能发生数十个分枝。主茎可达20节,长达10米,分枝一般具有6~8节,节间膨大形成新藕。新藕的藕身有3~6节,通常为3~4节,全长0.6~1米,称为亲藕。亲藕的各节有分枝,称为子藕,子藕的节数比亲藕少,较大的子藕上还会有分枝,称为孙藕。
白莲藕一般可分为两类:白花莲和红花莲。白花莲的花瓣为白色,藕粗而圆,肉质脆嫩,适应性较差;红花莲的花瓣为红色,藕细瘦,品质较差,但适应性强。主要栽培品种包括孝河藕、丝苗藕和京塘藕,选择适合的品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要求。
白莲藕需要疏松的土壤,栽藕前需深耕作埂。新辟藕荡可在前一年夏季进行深翻,第二年春按栽植距离做泥墩栽植。
栽植时期因地区和品种而异,通常在谷雨前后进行。选取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藕,确保其粗壮、整齐。根据栽培经验,早熟栽培可先行催芽,提高成活率。
生长期的田间管理包括调节水位、追肥、中耕除草等。水位的深浅会影响水温,因此需根据生长季节进行调节。
主要病害有腐烂病,防治措施包括忌连作和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害虫主要有蚜虫,防治可使用相应的药剂。
白莲藕的采收是一项繁重而细致的工作。根据生长习性,从终止叶及后把叶判断藕的位置。采收时需注意不要折断藕,以免影响产品美观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