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推广一年四熟的栽培模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模式包括在水田中春种莲藕、秋植荸荠,并套养泥鳅,最后种植油菜。通过科学管理,这一模式每亩年均可收获鲜藕600-700公斤、荸荠1000-1200公斤、商品泥鳅150公斤左右及油菜籽150-200公斤,累计亩产值超过4000元,增收2000元以上,非常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学习和参考。
选择适宜的田块是成功的关键。理想的田块应具备以下条件:阳光充足,保水性强,管理方便,水源无工业污染,并具备良好的排灌设施。在田埂的四周挖好宽深各1米的养泥鳅沟,且将田埂加高至0.8米并夯实。田块两端应安装直径30厘米的砼管用于进水和出水,同时要在靠近田块的砼管一端设置40目纱网,以防止泥鳅逃跑。
茬口的合理安排至关重要。每年3月中旬,利用冬闲田培育莲藕种苗,每亩大田需用种量约180公斤。4月中旬完成移栽后,8月上旬收获莲藕。随后在整地后移栽荸荠,株距50厘米,行距80厘米,每亩可植约1800株。同时,套养体长3-5厘米的泥鳅苗约40公斤。11月底翻泥,收获荸荠,并将泥鳅囤养至元旦和春节上市。最后,整地做畦移栽油菜,需提前30天育苗,以保障四月上旬的顺利收获。
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环节。莲藕需要施足基肥,并视苗情及时追肥。收获莲藕后要结合粗整田,亩施腐熟猪牛粪等农家肥1500公斤、尿素20公斤及复合肥30公斤作为荸荠的基肥。立秋后,每亩施草木灰150公斤,以促进荸荠形成球茎。油菜一般不需要施基肥。
在莲藕生长期,水位管理应逐步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荸荠田套养泥鳅后,从8月中下旬开始,每隔10天换水一次,保持田面水深15厘米左右。随着天气变凉,水位应逐渐降低,9月中旬至10月底,保持水深在7-0厘米,11月上旬开始逐渐排水并进行湿润灌溉。
投放泥鳅苗后,投喂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米糠、麦麸等。水温在25-27℃时,日投饵量为泥鳅总重的10%,水温在15-24℃时为4-8%。水温较低或较高时,需减少甚至停止投喂饲料,以确保泥鳅的健康成长。
田间的杂草宜人工拔除,避免使用除草剂。泥鳅病害防治应从8月底开始,每隔15天亩用食盐4公斤化水后全田泼洒,改善水质。同时,每10天左右,用强氯精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效果会更好。在施药时,一定要选择对泥鳅无害的高效低毒农药,以保障泥鳅的健康。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的介绍,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掌握这一轮作模式,充分利用水田资源,从而实现增收的目标。
上一篇:莲藕保鲜的有效方法揭秘
下一篇:冬季莲藕与莴笋的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