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枯萎病,又称莲菜腐败病,是莲藕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面积的扩大,莲藕枯萎病在我县的发生变得严重,导致莲藕减产、商品率降低,甚至出现绝收的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莲藕的地下茎,导致茎部变褐色或腐烂,并引起地上部分的叶片和叶柄枯萎。发病初期,地下茎的外表症状不明显,最初从种藕开始,随后扩展至新的地下茎。严重时,地下茎会呈现褐色至紫黑色的腐烂现象。由于地下茎受害,从病茎抽出的地下部叶片也会发病,初期叶色变褐并干枯。发病严重时,整个田地呈现枯黄状态,似“火烧”状。挖出病株的地下茎检查时,可以看到藕节上生出蛛丝状和粉红色的粘质物(即病菌分生孢子团),有的病藕表面还会出现水渍状斑点。
莲藕枯萎病由多种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病菌会在病部留在土壤中越冬,通常通过伤口、吸收根或生长点侵入。该病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盛发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或暴风雨天气频繁时,容易诱发此病。此外,老病区的通透性差、水温高于35℃、偏施氮肥等因素也会加重藕田的发病情况。
选择土层较深厚、易灌溉且保水的田块进行莲藕栽植。
建议进行2~3年的轮作倒茬,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无病田块中选择生长健壮、具有2~3节正藕的作种藕,以增强抗病性。
合理密植,适时播种,加强藕田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施足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栽植后进行浅灌水,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芽和生长。在遇到高温、大风来临之前,适当灌深水可提高抗性,减轻病害。
一般在7月中旬左右,对发病田块的莲藕进行喷药防治。可使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茵清可湿粉600倍液喷雾,或选用37%抗茵灵可湿粉每亩60克,25%粉锈宁可湿粉每亩40克,兑水40~50公斤进行常规喷雾。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喷药时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先喷藕田中间的植株,再喷四周的植株。
上一篇:莲藕褐斑病的防治研究
下一篇:莲藕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