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腐败病,通常被称为枯萎病或腐烂病,是莲藕种植区内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影响地下茎及根部,导致地面部分出现黄叶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整株枯萎。该病在23至30℃的高温和持续阴雨天气下更容易传播。
莲藕腐败病的早期阶段症状并不明显。然而,随着病情发展,病茎、莲鞭和根部会出现褐色至紫色的病斑,病茎可能出现纵向皱缩,且莲鞭的输导组织也会变褐色,导致莲根坏死。此外,病藕所抽生的叶片颜色会变淡,叶缘初现青枯现象,进一步扩展将导致整个叶片卷曲并焦枯。严重感染的田块呈现全田枯黄,仿佛遭遇火烧。挖出藕后,会发现藕节处有粉红色的粘质物质,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防治莲藕腐败病的第一步是选择健康的品种。使用无病种藕,并确保每2至3年进行轮作。此外,在移栽之前,每亩施用100公斤石灰进行土壤处理,以改善土壤环境。
为增强种苗的抗病能力,可采用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藕,随后用薄膜覆盖,密封24小时进行焖种处理。
加强田间管理同样重要,建议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同时增施磷和钾肥,按照生长期的需水量进行管理。在发病初期,务必及时拔除病株以减少病害扩散。
进行茎叶处理时,可以使用12%绿乳铜7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进行喷雾,同时可以将50%多菌灵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每亩500克拌细土30公斤,堆焖3至4小时后施入。田间保持浅水层,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每隔7天喷洒一次,建议防治2至3次。
莲藕腐败病对莲藕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显著,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妥善处理种苗、加强田间管理以及科学的茎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该病的发生,确保莲藕的健康生长与丰产。
上一篇:莲藕田间养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