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又称黑霉病,是一种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真菌性病害,影响包括白菜、大白菜、芥菜、甘蓝以及萝卜等。近年来,黑斑病在国内蔬菜种植中普遍存在,且发病趋势呈上升状态。
不论是幼苗还是成株,均会受到黑斑病的影响。幼苗的子叶上可出现近圆形的褪绿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会逐渐凹陷,并在潮湿环境下表面产生黑霉。成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部位也是病害的主要受害者。
受害叶片通常从外叶开始发病,病斑呈近圆形,直径在2-6毫米之间,最初为褪绿斑,随着病情加重,病斑颜色转为灰白色至灰褐色,并呈现明显的轮纹,周围伴有黄色晕圈。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病斑上会出现黑色霉状物。叶柄上的病斑则呈梭形,暗褐色并稍显凹陷。
黑斑病的病原体为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的残体和种子中越冬。此病害在温度为13-15℃时易发病,而且低温高湿的条件更有利于病害的传播。早播、多雨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会助长病害的流行,一些品种的抗病能力亦各不相同。
根据当地的生长条件,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是预防黑斑病的重要一步。
在健康的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采集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确保种子的健康性。
实施2年以上的轮作,尤其是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应及时排水防涝,采用高垄、高畦的栽培方式,施足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适当延迟播种时间,及时清理病株,深埋或烧毁病残体,以减少田间病源。
在病害初期,可使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70%代森锰锌500倍液、40%灭菌丹400倍液、农抗“120”的100单位、50%扑海因1000倍液、60%杀毒矾500倍液等。可选择其中一种或交替使用,每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
上一篇:雪里蕻:美味芥菜的独特魅力
下一篇:无公害芥菜种植的根部施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