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条跳甲,又称黄条跳蚤、地蹦子、土条蚤等,属于鞘翅目、叶甲科。它们主要危害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植物。
我国主要有四种危害蔬菜的条甲:黄曲条跳甲、黄狭条跳甲、黄宽条跳甲和黄直条跳甲。其中,黄曲条跳甲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成虫和幼虫均能造成损害,成虫咬食叶片,导致小孔出现,尤其喜欢幼嫩部分,可能导致幼苗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成虫体长约2毫米,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及鞘翅上有许多刻点,鞘翅中央有一黄色曲条。
卵呈椭圆形,长约0.3毫米,淡黄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4毫米,头部淡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
蛹呈椭圆形,长约2毫米,乳白色,头部隐藏在前胸下面。
黄曲条跳甲在我国一年发生2-8代,成虫在残株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成虫善于跳跃,白天活动最为频繁,夜间则隐蔽。它们的食量在高温时会减少,适宜的温度为24-28℃。
南方地区的危害程度高于北方,春秋季节尤为严重。南方春季湿润,有利于卵的孵化,而北方春季干旱,危害较轻。
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连作,以中断害虫的食物供给。
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及杂草,减少虫源。
秋季深耕可消灭越冬的成虫,播种前深耕晒土可改变幼虫的生存环境。
在幼龄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包括苏云金杆菌、灭幼脲等,发现幼虫危害时可用药剂灌根。
上一篇:根芥菜的种植与管理技巧
下一篇:大叶芥菜:圆梗芥的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