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甘蓝是由日本野崎公司选育的耐热甘蓝品种,浙江省慈溪市于2002年引进试种,目前已成为该市夏季和早秋甘蓝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开展度为60~80厘米,株高28厘米;叶球扁平紧实,直径21~22厘米,高12~14厘米,单球重1.5~2公斤,中心柱高5.5~7.5厘米。太阳甘蓝耐寒、耐热,对干旱的适应性强,平均亩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适宜的播种时间为6月中下旬。使用72孔穴盘基质进行育苗,每个穴播1粒种子。播种后需喷透水,并覆盖地膜。当子叶顶土时,及时揭去地膜,并注意覆盖遮阳网和棚内通风降温。出苗后,基质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幼苗在2叶1心时可浇施0.5%尿素液以补充营养。
定植时结合耕翻做畦,每亩施用100~150公斤有机复合肥和40公斤三元复合肥作为基肥,畦宽1.8米(连沟),畦高20~25厘米,每畦种植3行。定植应选择在晴天傍晚或阴天进行,定植后需早晚浇水以促进发根。一般每亩可种2600~2800株。
在结球初期,需在早晚及时灌水,每次灌水后应立即排除沟内积水。收获前10天停止灌水,以免造成裂球和软腐病的发生。第一次追肥在幼苗定植活棵后进行,每50公斤水加0.5公斤尿素,以促进新根生长;第二次追肥在莲座叶生长初期,每亩施用尿素7~10公斤;第三次追肥在莲座期进行,在行间开沟深埋三元复合肥,施后封土并灌水,每亩用20~25公斤,并加施5公斤硫酸钾。在莲座期,叶面喷施800倍液的腐植酸钙和0.3%磷酸二氢钾液,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能有效防止“干烧心”和裂球现象。
在夏秋季节,甘蓝主要受到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害虫的侵害,应及时进行防治。可选用的药剂包括2.5%菜喜、15%杜邦安打、5%抑太保和5%卡死克等。主要病害有软腐病和黑腐病,建议实行轮作,防止害虫和机械损伤,以免病菌侵入。化学防治可选用77%可杀得、72%农用链霉素和53%金雷多米尔锰锌等药剂。
上一篇:日本市场优质高产大葱栽培技术探讨
下一篇:甘蓝施肥的合理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