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日本的大葱因其优良的品质和高产量而受到青睐。通过采用冬暖式大棚和拱棚等保护设施,可以实现全年栽培和供应。以下是关键的栽培技术介绍:
出口的大葱对品种要求严格,标准包括植株完整、无病虫害、叶肥厚等。常用品种有元藏、吉藏等,种子均从日本进口。
应选择土质疏松的沙壤土,播前5-7天整地作畦,施用高温发酵的秸秆堆肥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播种前进行浸种消毒,采用不同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病害。
多用撒播,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严禁使用除草剂,确保出苗整齐。
结合保护地设施,实现周年栽培,以满足市场需求。春季育苗后定植于拱棚内,确保8月份收获。
在收获后及时清整田园,施用高温发酵堆肥和复合肥,采用宽行密植法以保证葱白细长。
定植缓苗期不浇水,生长初期应少浇水,旺长期需水量大。
适时追肥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生长初期以氮肥为主,旺长期氮磷钾配合使用。
培土应适当,避免过紧,以保证葱白的品质。
出口大葱抗病性强,但仍需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生物农药或天然植物源杀菌剂。
收获时应小心避免损伤假茎,按标准分级,包装时注意防止压扁。运输和加工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以确保大葱的品质。
上一篇:耐热优质甘蓝新品种——秋实东方
下一篇:耐热甘蓝新品种――阳光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