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雨季结束,标志着秋季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特别是大葱的田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可以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壮棵和培土软化,为葱白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大葱的产量和品质。
大葱定植后进入高温季节,此时的管理重点是促进根系生长。应控制浇水,确保雨后及时排水,以防止烂根、黄叶和死苗的发生。同时,加强中耕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在立秋至白露节之间,灌水应遵循轻浇、早晚浇水的原则。白露之后,大葱进入生长盛期,需增加浇水频率,每隔4至6天浇水一次。霜降后气温降低,大葱基本长成,需水量减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收获前5至7天停止浇水,有助于收获和储运。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大葱还需分期追肥。立秋后,植株生长加快时,应追施“攻叶肥”,每亩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至2000公斤、过磷酸钙20至25公斤,以促进叶部生长。白露节后进入葱白生长的关键时期,应结合浇水追施“攻棵肥”两次,每次亩施尿素15至20公斤、硫酸钾10至15公斤,追施后需进行浅中耕并浇水。
培土是软化叶鞘、防止倒伏、提高葱白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从立秋到收获前,一般需培土三次。前两次结合中耕,将垄土壅入葱沟内,处暑后将沟填平。每次培土的高度应根据假茎的生长高度而定,通常为3至4厘米,土壤应培到最上叶片的出叶口处,切不可埋没心叶,以防止叶片腐烂。
为防止潜叶蝇的危害,缓苗后每8至10天喷一次乐果(每15公斤水加乐果15毫升)。当葱的叶子出现褐斑病或灰斑病时,可使用1000倍液的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上一篇:无公害大葱的紫斑病防治研究
下一篇:苏甘8号:结球甘蓝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