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是紫甘蓝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其分布广泛,尤以夏秋高温干旱季节为重。通常情况下,约10%的病株对于紫甘蓝的生产影响不明显,但在严重的年份,病株的比例可高达50%以上,严重制约了紫甘蓝的正常生长。
病毒病在紫甘蓝的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尤其在苗期发病时对生产影响较大。
在苗期被感染的紫甘蓝,心叶可能会扭曲变形,叶色表现为浓淡不均,心叶与外叶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扭帮卷缩的现象,导致无法正常包心。
进入中后期后,感染株的外叶颜色差异明显,叶片无法正常展开,出现勺状上卷并且叶面收缩。心叶可能畸形,出现波纹状不规则扭曲,仍然无法有效包心,或者心叶之间的结合较松散。
花期受到病毒病影响的轻微病株,其叶片会缩小,颜色亦呈现不均匀,造成叶柄歪扭。上部叶片呈现条状或勺状,花序相对较短,种荚空瘪且籽粒较小。严重感染的植物则会造成花序扭曲变形,甚至出现不结实的现象。
为有效控制紫甘蓝的病毒病危害,建议农户在规划种植时选择抗病品种,并结合农田管理措施进行预防。此外,加强对植物生长环境的管理,确保适宜的水肥条件,能够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定期监测和及时清理病株,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保证紫甘蓝的品质。
上一篇:球茎茴香的多样性:类型与品种探讨
下一篇:球茎茴香储存的主要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