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甘蓝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科协自1996年开始推广的一种高效、耐寒的蔬菜品种。该品种在正常降温情况下,能够在10-13℃的环境中露地安全越冬,无需打药,避免虫害和公害,省工省时,管理简便。只需改变种植方式,便可在12月至3月间收获,较大棚甘蓝提前1-2个月上市,亩效益可达3000-5000元。
该品种有园球型和牛心型两种。植株开展度为55cm,株高27cm,功能叶15片,叶球高13cm,中心柱5cm,叶片浓绿,质地脆嫩,适口性良好,腊粉中等,结球紧实。不易裂球,耐抽苔能力强,且具有高耐寒性。株行距为50×40cm,亩植3300株左右,单球重约2公斤,亩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
越冬甘蓝一般有两个播期。第一个播期为7月25日至8月5日育苗,9月15日前定植,苗龄28-30天。采取不同管理措施,12月至3月均可采收上市。第二个播期为10月1日至10月10日育苗,苗龄40天,11月中旬定植,4月中旬前采收。育苗时,幼苗不宜过大,根茎一般不超过0.6cm,叶片不超过7片,叶宽不超过7cm,以避免春化导致早期抽苔现象。该品种必须严格按期播种,否则会导致抽苔,造成损失。
该品种冬季栽培要求底肥一次施足。一般在667平方米的土地上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和二铵50公斤。对于第一个播期(即7月底至8月初),在9-10月份追施化肥1-2次,每次追施尿素15-20公斤,并及时浇水以促进生长。11月上旬要控制肥水,使其生长粗壮,11月下旬浇足越冬水,以增强抗寒能力。特别寒冷地区需覆盖地膜以防冻促生长。对于第二个播期(即10月1日至10月10日),定植后浇水并覆盖地膜或拱棚越冬。立春后温度升高开始生长,2月底至3月初苗长到12-14个真叶时,分期破膜降温,后降到地面。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是迅速生长结球期,需追施化肥1次,亩追化肥15-20公斤,4月中旬开始收获上市。
上一篇:羽衣甘蓝种植技术探讨
下一篇:羽衣甘蓝的繁殖与养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