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是一种全年均衡供应的香辛叶菜,具备良好的储存和运输能力,并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安徽省是中国重要的大葱产区之一,自2000年以来,安徽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阜阳市的主要种植区开展了大葱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
大葱的高产栽培可以达到每亩5000至6000公斤,吸收的养分需求量较高。每生产1000公斤大葱,大约需要2.7到3.3公斤纯氮、0.5到0.6公斤五氧化二磷和3.3到4.0公斤氧化钾。大葱对钾和氮的营养需求尤其敏感。
在淮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中,常常出现重施氮磷肥而忽视或少施钾肥的情况,导致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显著下降,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大葱的病虫害,还降低了产量和品质,最终影响了种植的经济效益。施用钾肥有助于促进大葱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而缺乏钾的情况下,大葱的成长速度会减缓,并且植株矮小,葱白短小,导致整体产量下降。
根据由安徽省农科院承担的中国-加拿大合作平衡施肥项目的研究结果,实施大葱平衡施肥能够显著提升产量,同时增加大葱中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分含量,降低危害健康的硝酸盐含量,从而改善大葱的内在及外观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田间试验显示,施用钾肥后,大葱的产量提高了22.3%至28.2%,维生素C含量同比增长了7.20%到16.0%,可溶性糖分含量也有所提升,硝酸盐含量则减少了22.6%至26.5%。每亩的收益增加在1690至2000元之间,而施用钾肥的产投比达到72.42和40.67:1。在临泉县,近三年来以补施钾肥为中心的大葱平衡施肥技术示范推广,覆盖面积已达35000余亩,平均增产约20%。
大葱平衡施肥技术的实施相对简便。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中等肥力的地块,适宜的施肥量为每亩施用20到25公斤的纯氮、6到8公斤的五氧化二磷和20到30公斤的氧化钾。这相当于使用40到55公斤的尿素、50到65公斤的普通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12%)和35到50公斤的氯化钾(有效钾含量60%)。当土壤肥力较低且缺乏有机肥时,可以考虑适量增加施肥量;反之,土壤肥力高、地力基础良好时,可适当减少施肥量。
在大葱播种前,将20%的氮钾肥和全部的磷肥均匀混合后作为基肥全层撒施,并深翻入土。剩余的80%氮肥和钾肥应在9月中旬和10月中下旬进行两次追施,以确保大葱的健康成长与高产。通过科学合理的平衡施肥,可以有效提升大葱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
上一篇:散葱的多种美味做法与营养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