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又称为大茴香或大料,属于八角科八角属,是一种常绿乔木,广泛用于香辛料和药用。其果实不仅是一种调味品,还具备温中、散寒、暖骨、理气和止痛等多种药用功效。此植物的枝、叶和果实经过蒸馏后可以提取出具有香味的茴香油,这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香料工业。
八角茴香的主要产区为中国的广西龙州地区,此外,广东、台湾、云南、贵州和福建等地也有栽培,甚至在越南也有一定的分布。1982年,广西的八角茴香种植面积达到了3.6万公顷,年产量介于4000吨到6400吨之间。每年的出口量大约为1500吨到2000吨,而茴香油的年产量约为200吨。全球市场上,干八角的销售量稳定在3000吨到4000吨之间。
八角茴香通常能够长到10米到15米的高度,其树皮呈灰褐色。树叶是互生的,形状为椭圆或椭圆状披针型,具有半革质的全缘特性。每年,八角茴香会在2月到3月和9月到10月开花,花为两性,颜色从粉红色到深红色不等。
该植物适合在亚热带南部山区的阴湿温暖环境中生长,其年平均温度应不低于0℃,年降雨量保持在1300毫米到1400毫米之间,同时需要高于80%的相对湿度。土壤要求深厚肥沃,pH值在5到6之间。幼树喜阴,而成熟的树木则偏好阳光。
八角茴香通常通过种子繁殖,每公斤种子的粒数在8000到9000粒之间,每公顷的播种量为25公斤到45公斤。当苗高达到50厘米到70厘米时即可进行定植。推荐的林地条件包括多雾、静风的低海拔山谷。为了促进生长,早期可与木薯等高秆作物间种,以提供遮荫。
八角茴香生长过程中可能受到害虫如八角尺蠖、金花虫和象鼻虫的侵扰,因此可以使用70%的敌百虫300倍液进行喷杀。同时,常见病害有炭疽病,可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通常在种植后7到10年会开始结果,并在15年后达到盛产期,良好的水肥管理下,盛产期可以持续长达70年。
八角茴香的果实在采收后需及时晒干或烘干,其新鲜果实与干果的比例大约为3:1。叶用林在植后4年开始采摘,每公顷可产鲜叶1200公斤,6到20年后,单株的鲜叶产量可达到2.5公斤到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