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足根螨(Rhizoglyphus echinopus),属于蜱螨目粉螨科,主要危害多脂类贮藏食品,并在田间对多种作物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葱类和马铃薯。自90年代以来,这种害虫逐渐在我国葱田中显露出其广泛的发生。调查显示,刺足根螨在嘉祥一年可发生9代,特别是在5至8月间达到危害高峰,导致经济损失达15%至20%。
刺足根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和成虫以植物须根和鳞茎为食,造成受害组织软腐,现象与大白菜软腐病症状相似。植物根系受损后,生长势减弱,导致地上部分叶片枯萎,严重时可造成田间缺苗,进而导致大幅减产。
刺足根螨的形态特征较为明显,成螨体长一般在0.58至0.81mm之间,颜色white而亮,螯肢和附肢呈浅棕红色。幼虫和若虫的体长分别为0.2至0.6mm,体色呈半透明状。此外,刺足根螨在露地栽培条件下,一年可发生9至10代,最适合发育的温度区间为20至25℃,而温度在30℃条件下的发育周期则较短,仅需8至9天。
为了有效防治刺足根螨,以下几种措施十分必要:
合理实施轮作,与小麦等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其中大葱收获后需进行25至30cm深耕,以减少越夏虫源。此外,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控制氮、磷、钾比例,提升大葱的抗逆能力。
选择无虫秧苗进行插种,严格淘汰带虫秧苗。在插秧前,可用2%的扫螨净乳油或50%的尼索朗乳油稀释2000至3000倍液浸根5至10分钟,以达到90%以上的杀虫效果。
在成株期可使用48%的乐斯本乳油、20%的螨克乳油或1.8%的虫螨克乳油等进行喷洒,达到80%以上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刺足根螨已成为葱田的新害虫,其防治措施需结合农业实践与化学方法,以确保大葱的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
上一篇:球茎茴香储存技术的核心要点分析
下一篇:葱香炖海参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