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湘北地区,凭借其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和充沛的降雨,为榨菜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该地区的榨菜栽培面积广泛,品种繁多,产品不仅用于加工,而且为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以下是湘北地区无公害榨菜栽培技术的详细介绍。
榨菜适宜生长在冷凉湿润的环境中。幼苗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0至26℃,叶片生长时最佳为15℃,而茎膨大的理想温度则在8至13℃。降雨量应在90至100mm之间,空气相对湿度需超过80%以上,以促进茎的膨大。若前期温度过高,容易引发薹蔓现象;而苗期气温较低与降雨天数较多,则能够减轻病毒病的发生。栽培土壤应选择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并且排灌方便的壤土,周边环境应远离工矿企业、垃圾场及医院,确保空气清新、水质清澈,符合无公害蔬菜灌溉水质标准。湘北地区主要栽培的品种包括四川和重庆的三转子、草腰子,以及浙江的半碎叶种和浙富三号等。
在湘北地区,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9月中下旬,每667平方米大田的播种用种量为30至40克,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设立45至55平方米的苗床。苗床应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并使用营养土进行育苗。营养土的配比为菜园土、谷壳灰和猪粪干,比例为1:1:0.5。每立方米营养土再添加尿素200克和过磷酸钙250克,使用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播种前,应将苗床深耕30厘米,并进行清除杂草与草根等准备工作。播种后2至3天即可出苗,当苗有1至2片真叶时进行一次匀苗,待到3至4片叶时再进行第二次匀苗,确保每株之间保持6至7厘米的行距。同时,需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病毒病的风险。
通常在10月中下旬进行定植,条件是幼苗应有5至6片叶,苗龄达到30至35天。定植前7至10天应对土地进行深翻,并进行畦的整备、施肥等准备工作。基肥应遵循国家标准,主要是腐熟的人畜粪和土杂灰,此外,要适当注意磷钾肥的配合。定植时应选用无病虫害、株型紧凑、健壮的苗木进行。每667平方米可栽植4000至5000株,需确保每穴用土围实,并及时浇定根水。
定植后,结合追肥和浇水,注意雨天及时排水。一般设定三次追肥,分别在定植成活后至第一叶环形成、第二叶环生长时,以及茎快速膨大时进行,追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使用,遵循“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在生长期中适时进行中耕、松土和除草工作。
为实现无公害栽培,建议采取主要的农业防治措施:选择抗性强的品种,定期进行品种的更换,适当进行轮作,并加强对壮苗的管理,适时进行中耕除草。同时,要清洁田园,深翻土壤。对于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应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相应的药剂可根据不同害虫选择。
在湘北地区,一般建议在春分前后进行采收,当菜头充分膨大并刚现绿花蕾时为最佳时机。采收过早会影响产量,过迟则可能导致榨菜空心、纤维增多及水分含量过高,从而影响其加工品质。采收时,应使用不锈钢刀在榨菜根颈部砍断,随后剥除叶片和顶芽,并进行适当修整,剔除空心的榨菜,然后立即进行腌制和深加工。
上一篇:浙丰3号榨菜种植技巧与管理方法
下一篇:榨菜留种的“四大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