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益阳市赫山区的夏老板在种植秋冬榨菜时,发现了榨菜根上长出的异常肿瘤,经过检查,这些肿瘤实际上是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症状。虽然这种病在大白菜中较为常见,但在榨菜中并不常见,值得引起关注。
榨菜根肿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十字花科芸苔根肿病,这种病原菌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六至七年,并通过土壤、水流及病株的移动传播。几乎所有十字花科植物都可能感染此病,如长柄芥、大白菜、萝卜及布兰等。重发病区域会导致大面积减产,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死苗绝收的情况。
榨菜在生长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受到根肿病的影响。通常在播种后约20天,当植株长出两片真叶时,便开始显现症状。早期的表现为主根上的轻微突起,随着苗龄的增长,肿瘤逐渐增大,到适期移栽时,这些肿瘤可达0.7厘米,且外观病变在表面叶片上并不明显。
土壤湿度过大是榨菜根肿病的重要诱因。特别是在榨菜栽种后,如果土壤耕作层温度保持在8℃以上,并且持续时间长,会加重此病的发生。因此,应当挖深并疏通排水沟,确保土壤不积水,降低湿度。
研究表明,土壤pH值在6.3至6.8的微酸性环境最易引发根肿病,而pH值在8.0以上则可以抑制病害。对酸性土壤,可以每亩施用150公斤石灰进行改良,对于已经出现病株的地方,应及时拔除并集中烧毁,同时在病蔸周围撒上石灰乳以防止病菌扩散。
施用大量酸性过磷酸钙肥料会加重根肿病的发生,因此应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用量,采用中性肥料,避免使用酸性肥料。
在化学防治方面,可使用50%甲基硫菌灵、50%多菌灵或72%霜脲锰锌等可湿性粉剂,或是72.2%霜霉威的600倍液进行灌根,以有效控制根肿病的扩散和发展。
通过以上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榨菜根肿病的发生率,确保榨菜的健康生长,从而提升产量与质量。
上一篇:冬季榨菜种植品种及栽培技术详解
下一篇:新品种杂交榨菜——涪杂1号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