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作为桐乡市的重要经济作物,在播种育苗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在高温干燥的秋季,蚜虫的危害明显增加。这不仅对榨菜的生长产生影响,还可能导致病毒病的发生,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为此,种植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病毒病的危害。
榨菜的苗床和大田栽培应至少进行一年以上的轮作,避免选择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作为前作或邻作。这有助于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苗床必须选择肥沃并靠近水源的地方,以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建议在10月5日左右进行播种。很多菜农由于忽视天气变化,常在9月20日前后就开始播种,这时高温干燥的气候容易使蚜虫重新出现,导致病毒病的传播。而在适时播种的情况下,幼苗在移栽后也能有效减少虫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如果播种过早,往往会造成植株过大,年后容易出现不良生长现象;而播种过迟则可能造成植株抗性降低,易受冻害影响。
提高播种密度可以保持地表湿润,一般来说,每667平方米的苗床可播种750克榨菜种子,这样培养出的秧苗可以定植至4667至5333平方米的土地。若环境条件允许,可以采用小拱棚和防虫网进行育苗,这能够有效隔离蚜虫,减少病毒病的传播。然而,在使用防虫网育苗时,应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并在定植前约七天拆除防虫网,以帮助秧苗适应大田的生长环境。
在苗床中施用经过腐熟的人粪尿作为基肥,每667平方米施用1000公斤,并在出苗后及时施少量尿素。为增强榨菜的抗病能力,建议在苗龄30至35天时进行带土移栽,并在此过程中剪除过长的根系。若遇干旱情况,要注意及时浇水,确保植株的健康成长。
播种前,建议在每667平方米的苗床上撒施5%二嗪磷颗粒剂或3%护地净颗粒剂,以防治地下害虫。出苗后,可以使用10%一遍净等农药进行三次喷洒,具体时间为10月上中旬、10月下旬以及定植前。大田移栽后还需要进行两次喷药,重点喷洒在秧苗的生长点和叶片背面,同时应注意周围菜地及杂草的处理。
上一篇:榨菜白锈病的防治措施探讨
下一篇:榨菜育苗场地准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