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芫荽,又称洋芫荽、野芫荽、大叶芫荽等,是一种属于伞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多种药用价值而闻名。刺芫荽不仅可以用作调料,还具备芳香健胃、行气止痛、驱风解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哮喘、胃痛等多种疾病。
刺芫荽在传统医学中用途广泛,能够有效治疗以下症状:感冒寒咳、哮喘、胃气疼痛、产后出血、跌打损伤、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胸痛、以及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其药用部分为整株植物,全年可进行采摘,既可以鲜用,也可以阴干后使用。
刺芫荽的株高可达10至60厘米,叶片长度为4至20厘米,宽度为2至5厘米,散发出特殊的香气。基生叶呈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边缘有硬骨质和刺状齿,且无叶柄。其花葶直立、粗壮,由多个小花组成聚伞花序,花色为白色或淡绿色,种子极小且呈褐色。
刺芫荽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种子育苗可在3月至10月之间分批播种,每亩所需种量为50克。由于刺芫荽的苗期生长较慢,建议使用营养钵或穴盘进行育苗,待苗高4至5片叶时进行定植。分株繁殖则是将母株匍匐根茎上的侧芽和须根切下后进行移栽,定植行株距为30厘米×20厘米,亩植约1万株,定植后应及时浇水以确保成活率。
刺芫荽定植成活后,应及时浇清粪水,每亩施用1500至2000公斤的腐熟清粪水,20天后进行第二次追肥。生长期间需定期除 Weed,保持田间卫生。刺芫荽抗病能力较强,但在阳光不足或雾气过重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白粉病,可使用15%的粉锈宁与水按1000倍稀释后喷雾进行防治;此外,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可使用敌杀死、吡虫啉等药剂轮流喷施进行有效防治。
上一篇:如何种植优质秋季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