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又被称为芫荽,是一种常见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茎叶富含营养,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广泛用于调味,特别是在黑龙江省的栽培较为普遍。香菜的主根粗大而呈白色,子叶形状呈披针形,根部的叶片丛生,长度在5至40厘米之间,叶片呈1至3回羽状全裂,通常有1至11片卵圆形羽片,并可能有缺刻或深裂的情况。
香菜的花茎上生有3至多回羽状裂的茎生叶,裂片则呈狭线形并具全缘特征。它的伞形花序由3至9朵可孕花组成,花瓣和雄蕊各为5片,子房为下位。香菜的双悬果呈球形,果面有棱,内含2枚种子,千粒重约为2至3克。根据种子大小,香菜可分为大粒型和小粒型,而我国栽培的主要为小粒类型,其果实直径约为3毫米。
香菜属于长日性作物,长达12小时以上的日照有助于其生长。若日照较短,需在13℃以下的低温条件下才能完成抽薹和开花的过程。香菜适应性强,它在营养生长阶段既可抵御酷暑,也能在简易覆盖下承受较长时间的严寒。因此,在我国的生长季节中都可进行栽培,尤其在日照时间较短、气温较低的秋季,香菜的产量和品质尤为出色。
香菜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7至20℃,其抗寒性较强,能短时间忍耐零下8至10℃的低温。在低温环境中,香菜的叶片和叶柄会变紫,但温度回升后,植株仍能恢复正常生长。这使得香菜非常适合在春季的露地条件下进行早栽培,一般在6月初进行收获。
选择阴凉、土质疏松、肥沃且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壤土进行整地。深耕后要晒畦,翻地深度一般为25至30厘米,结合翻地施入约5000公斤的农家肥,最好在秋季进行准备。
在早春(一般为4月5日至10日)将香菜种子用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控干。催芽时,将种子放入透气的塑料盆中,保持在室温约20℃的背阴处,期间每天翻动两次,7至10天后即可出芽。
当香菜芽齐全后,选择4月15日至20日进行播种,采用畦条播的方法,亩用种量为5公斤。播种后需浇透底水,并用耙子将土壤覆盖严密,随后覆盖农膜以保持温度。
在香菜生长旺季,如果浇水过勤或过量,反而会导致温度降低,影响植株生长。因此,原则上不旱不浇,保持适度湿润。追肥方面,最好不追肥,若底肥不足,可在收获前约10天进行根外追肥。
香菜从播种到收获通常需要50至60天,通常在5月25日至6月5日进行收获。亩产可达1250公斤,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章由黑龙江省肇东市昌五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提供。
下一篇:香菜的保存技巧与新鲜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