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西芹的过程中,合理的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技巧是确保高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方面的最佳实践,帮助您获得丰收。
适宜的定植时机对于西芹的生长至关重要。通常在立秋前后,当幼苗高度达到15~20cm、具备5~7片真叶时最佳进行定植,苗龄一般为60~70天。在定植的前一天,要对苗床进行充分的浇水,这样可以方便起苗。移栽时,建议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四点后进行,并选用生长强健、大小一致的壮苗,最好是带土移栽。
栽植的深度应以短缩茎埋入土中1cm为宜,切勿埋得过深,以免影响幼苗的缓苗和生长。至于栽培密度,推荐株距和行距均为35cm,每667平方米大约可定植4500株。
在种植西芹的过程中,田间管理措施对作物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管理要点。
定植后的前15天内,需要小水勤浇,以保持土壤的湿润。随着幼苗逐渐发芽,进入蹲苗期,需控制水肥,进行中耕以促进根系扎根和心叶分化,持续约20天。当植株心叶开始直立生长并出现少量根系时,蹲苗可结束。
若浇水过多,可能会导致外叶徒长和心叶发育不良,因此需及时去除分蘖,确保营养集中供应心叶。待心叶迅速生长,株高达35cm时,要加强肥水管理,每4~5天浇水一次,每2天冲施肥料。在667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冲施10kg尿素和5kg三元复合肥。同时,每隔7~10天喷施微肥以促进生长。
进入10月中旬时,当夜间气温降至7℃以下,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保温,确保白天气温在18-22℃之间,高温时需放风降温,夜间温度维持在8-12℃,不宜低于5℃。如夜间气温降低至-3℃,则需加盖草苫防寒。
西芹常见病害包括斑枯病,该病害在昼夜气温差大且高湿环境中易发。可以使用杜帮克露、百菌清等药剂进行交替防治。害虫方面,蚜虫是主要威胁,可使用吡虫啉进行喷洒,或在覆盖膜后使用灭蚜威烟雾剂进行熏蒸。
一般情况下,西芹在定植后80~90天,株高达到80cm、单株重1.5kg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收。
采收后,需要去除外部的老叶,切掉根部和上部叶片,留出38cm长的净菜,随后将其装入包装箱或袋中上市。通过这样的采收,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以上的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在西芹的种植中获得更好的收成。
上一篇:芹菜根结线虫病的化学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