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唐山市丰润区大新庄镇的李付来向我们咨询关于西芹种植时施用二氧化碳的问题。他已经种植西芹多年,听说在棚室内施用二氧化碳能提高产量,但对具体作用和施用方法不太清楚。为此,我们采访了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李青云教授进行专业解答。
李教授指出,在保护地条件下,由于气体交换受限,棚室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随着西芹的光合作用而降低。特别是在早晨9点到下午1点,这一时期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更低。为了提高光合速率,促进西芹的生长,增加二氧化碳的施用是一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研究表明,通过施用二氧化碳,能够促进西芹根系发育,增强光合能力,提高净同化率,使植株更加健壮,抗逆性增强,每亩增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
李教授介绍了三种主要的二氧化碳施用方法,分别是化学反应法、液体二氧化碳施用法和燃烧产生法。
第一种方法是化学反应法。通过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生产中常用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反应。具体操作是在每亩棚室内选择10到20个点,挖直径30厘米、深20厘米的土坑,或悬挂废弃塑料瓶等。为避免反应时的泡沫溅出造成伤害,可以先在耐酸的容器中加入清水,再小心添加浓硫酸。每天早晨半小时后添加碳酸氢铵,然后密封棚室2小时,最后通风。从植株缓苗期开始,连续施用40至60天,需避免阴雨天,每亩每天可施用1至2公斤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00ppm。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液体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气体压缩后装入钢瓶,直接在保护地内释放。棚室内需设置2根平行通气管,分别距地面80厘米和棚顶10到20厘米,管上每隔60厘米打孔。在晴天上午8点半到11点半施放,每次释放约2公斤二氧化碳,可使棚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200至1500ppm。此方法劳动强度低,但费用较高。
第三种方法是通过燃烧燃料来产生二氧化碳。燃料如煤油、煤气和煤炭等,易于获得且使用方便。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还能提高棚室温度。然而,燃烧过程中可能伴随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产生,且成本较高。因此,在选择施用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综合来看,施用二氧化碳对于提高西芹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朋友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的施用方式,以实现西芹的高效生产。
上一篇:种芹菜巧催芽
下一篇:芹菜烧心生理障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