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辣椒生长和产量的病害。该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能发生,导致大量落叶、落花及落果,甚至会造成全株死亡。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病害的症状、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辣椒疮痂病主要发生在幼苗、叶片、茎和果实上,但以叶片的发病最为严重。初期病症为水渍状的黄绿色小斑,随着病情恶化,斑点会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边缘呈暗褐色稍微隆起,中心颜色较浅,表面粗糙,类似于疮痂。有的病斑愈合后会形成不规则的大斑,受到害的叶片边缘及尖端会变黄、干枯和破裂,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变细和畸形,最终脱落。
对于枝条,病害初期表现为水渍状的不规则条斑,随后病斑变为黑褐色、油浸状的木栓化隆起,形成溃疡状的疮痂斑。而果实初期则出现褐色的小点,逐渐扩大至约2毫米的圆形或长圆形黑色疮痂斑,并常伴有开裂现象。
该病的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以随病残体在田间存活,是病害初次侵袭的来源。病菌会通过灌溉水、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至茎、叶及果实,并从气孔或伤口处侵入。高温高湿的环境是诱发这一病害的重要条件。
为了有效防治辣椒疮痂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对于带菌的种子,可以使用72%的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采用温汤和硫酸铜液处理种子。同时,务必加强田间管理,定植后要及时追肥、松土,并注意棚室内的通风和排湿,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35%碱式硫酸铜胶悬剂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30%DT杀菌剂400倍液或硫酸链霉素400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以确保彻底控制病情。
综上所述,辣椒疮痂病对辣椒生产的影响显著,及早识别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损失,提高产量与品质。
上一篇:防止芹菜空心的三要素
下一篇:叶用型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