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病是影响西芹种植的重要病害,主要分布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在保护地和露地环境中发生较为严重。这种病害不仅影响西芹的产量,也大大降低了其质量。病株的发病率通常在40%至60%之间,而在重病区,发病率甚至可达到100%。
根结线虫病主要侵害西芹的根系。在幼苗期,主要影响主根,而在成株期和半成株期则多见于幼嫩的侧根和细根上。病害发展后,根部会出现链珠状或葫芦状的肿瘤,初期为乳白色至乳黄色,后期则变为褐色并腐烂。受害的幼苗或植株常呈现生长缓慢、叶片变黄、由外叶向内叶萎缩,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根结线虫在南方地区通常以二龄幼虫或卵形式越冬。卵孵化后,幼虫从嫩根部侵入,对根细胞产生刺激,导致根部形成瘤状根结。幼虫在根结内部发育,成熟后交尾并产卵。卵孵化后,幼虫在二龄阶段离开卵壳,脱离寄主进入土壤重新侵入或越冬。根结线虫在表土20厘米内普遍分布,尤其在3到10厘米的土层活动活跃。病原通过病土、病苗以及灌溉水传播,其影响在中性砂壤土和结构疏松的土壤中尤为明显,连作时间长的地块更为严重。南方的根结线虫在北方的露地无法越冬,因此保护地的受害情况更为严重。
在种植前进行棚内土壤的高温消毒是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清除残留的植株根部并深翻土壤。在夏季时进行挖沟起垄,灌水后覆盖严密的地膜,密闭棚室10到15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灌水盖膜前均匀施入4500至7500千克每公顷的碎稻草和生石灰,增加消毒效果。
播种前7至20天,可使用98%至100%浓度的必速灭微粒剂进行土壤处理。以每公顷825到1125千克的量施于20厘米土层内,施药后需浇水并覆盖塑料薄膜,等待5至7天后再进行松土并透气,最后进行播种。苗床和定植穴也可以使用1.8%虫螨克乳油稀释1500倍液进行灌溉,剂量为每公顷1500千克。
在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根并进行深翻土壤,长时间进行灌水管理。北方地区应考虑进行表土层换土,以降低虫卵的存活率,经过严冬可冻死大量虫卵。
实行葱、蒜、韭菜和辣椒等抗病蔬菜的轮作,可以有效减少根结线虫的数量,从而降低损失,保护西芹的生长健康。
通过以上防治措施,种植者可以有效应对根结线虫病,保障西芹的健康生长与优质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