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南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主要有青皮和红皮两种类型。它的瓜形通常是扁圆形或高圆形,单个瓜的重量在1至1.5公斤之间。从第8至第12节开始开花,经过约35天的老熟后即可采收,整个生育期为90至110天,亩产量一般在1500至2000公斤之间。在华南地区,红皮品种如“东升”、“日升”等以及青皮品种如“春野栗”、“青板栗”等是最常见的选择。
对于板栗南瓜来说,播种期的选择至关重要。春季播种通常在2月中旬进行,先在温室育苗,苗龄达到30至40天后再进行移植。春植的最佳时间是3月中旬到4月上旬,而秋植则应在6月底至7月上旬进行,苗龄为15至20天。
在种子播种前,需使用50℃至55℃的温水浸种5至10分钟,并搅拌至30℃,然后在水中浸泡4到8小时。接着用2000倍高锰酸钾或800倍的百菌清液进行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并用湿纱布包好,放在25℃至30℃的环境中催芽,通常经过2至3天即可发芽。
营养土的配制要用塘泥或水稻田表土与腐熟的猪牛栏粪按3:1的比例混合,加入3%至5%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充分拌匀后,放置约10至15天。播种时,营养杯直径应为8厘米,每杯种下1粒芽尖向下的种子,覆盖0.5至1厘米的细土,随后浇足水分。
春播出苗之前要以保温为主,出苗后应注意通风。对于秋播,也要做好高温和干旱的防范。在春植定植前7至10天时,需除膜进行炼苗,并使用杀菌药物处理一次。
移栽前15至20天应进行深翻整地,整成宽1米、高25至30厘米的高畦,以防田间积水。每亩需施用2000至2500公斤的腐熟猪牛栏粪和50公斤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法。
为保证空气流通和光照,推荐使用人字架或剪刀架进行栽培。移栽后7至10天应开始搭架,并及时引蔓。采用二蔓整枝法,在主蔓3至5片真叶时进行摘心,选留2条健康的子蔓,保证每个蔓结1至2个瓜。
移栽后10至15天要施第一次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或三元复合肥进行追肥。春植要注意防止田间渍水,秋植则要适时浇水以抗旱。
人工授粉对提高结实率至关重要,尤其在阴雨天,由于自然授粉效果不佳,人工授粉可将结实率提高到72.6%。在采摘雄花进行授粉时,第一朵雌花不留果,以第二、三朵为宜。同时,使用适当的植物激素涂抹果柄和子房,以防止落花落果。
主要虫害包括蚜虫、茶蟥螨等,可使用多种农药进行喷杀。而病害如病毒病、白粉病等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可以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在谢花后10至15天可以收获嫩瓜,而老瓜则应在谢花后35至40天采收,确保留有1至2厘米的果柄,以达到最佳采收效果。
上一篇:优质干面南瓜栽培技术(下)
下一篇:南瓜精粉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