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钻心虫,又名豇豆荚螟,是一种专门危害豆类植物的害虫。它主要攻击豆角、菜豆、豌豆、大豆和绿豆等豆科作物。幼虫期的豆角钻心虫会蛀食豆类的蕾、花和嫩荚,导致大量落蕾、落花和落荚。当幼虫进入豆荚内后,不仅会造成豆粒的损失,还会产生粪便,导致豆荚畸形。此外,豆荚受损后温湿条件下更容易腐烂,从而降低食用价值,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减少虫源的传播,应及时清除田间的落花、落荚,并摘除受到害虫侵害的卷叶和豆荚。这可以有效降低豆角钻心虫的发生几率。
在冬春季节,适当增加浇水频率,提高土壤的湿度,可以有效导致入土结茧的幼虫死亡,从而减少虫源。
在深秋,可以进行深耕,迫使幼虫冻死或被鸟类捕食,以减少越冬虫源的数量。
豆角钻心虫的成虫具有趋光性。可以利用黑光灯在成虫发生的时期进行有效捕杀,控制虫害的扩散。
可以使用每克含有活孢子的青虫菌或杀螟杆菌,或500倍液的Bt乳剂,对豆角钻心虫进行生物防治。将其与敌敌畏混合喷施,效果更佳。此外,也可以使用每克含有100亿活孢子的白僵菌300倍液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生物制剂要随配随用,尤其是白僵菌,配好后需在2小时内喷完。
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在2龄幼虫盛期进行喷施,隔7天喷一次,连续进行几次,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需掌握适期,以提高防治效果。从现蕾开始,每隔7天喷治一次,即可有效控制为害。推荐的药剂包括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倍液、30%速杀灭1500倍液和60%敌马乳油1000倍液。
在成虫盛期,每亩可使用90%晶体敌敌畏150克与土25公斤混合,撒在田面上进行熏蒸,以达到防治成虫的效果。
豆角钻心虫对豆科作物的危害极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能够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提高豆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上一篇:土豆可做香酥条和仿虾片
下一篇:豆角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