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豆角斑枯病主要对叶片造成危害。受感染的叶片上会出现多角形或不规则的病斑,这些病斑直径一般为2至5毫米,最初呈现暗绿色,随着病情发展会转为紫红色。多个病斑聚合后,会形成较大的病斑块,导致叶片早期枯萎甚至脱落。这种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
为有效控制大棚豆角斑枯病,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及时发现并摘除病株的病叶,并进行销毁,防止病害扩散。
2. 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洒混合的防治药剂,例如百菌清与甲托的700至1000倍混合液,或百菌清1000倍液与70%代森锰锌1000倍混合液。此外,还可以使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病害发展后期可换用克抗灵1000倍液或克露500倍液进行喷雾,通常每5至7天喷洒一次,连续进行2至3次。
大棚豆角叶霉病主要影响叶片、茎蔓及荚。病害初期,叶片两面会产生赤色或紫褐色小点,随着病情扩大,形成直径达0.5至2厘米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其边缘不明显。在高湿环境中,病斑的背面可能会生出灰黑色的霉层,这实际上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严重时会导致早期落叶。
为防治大棚豆角叶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密植以提高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增施磷钾肥,以提升植株的抗病能力。
2. 进行农药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以喷洒400倍多菌灵液或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或者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及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此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加瑞农700倍液也可作为选择。每亩需使用药液50至60公斤,间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
豆角炭疽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茎部出现梭形或长条形的病斑,初期为紫红色,表面有凹陷,严重时会对荚果造成伤害,造成红褐色病斑。这种病害通常在潮湿多露的环境中更为严重。
为有效控制豆角炭疽病,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种子处理:使用种子量的0.4%多菌灵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同时可用60%防霉宝600倍液浸种30分钟,之后清洗晾干再进行播种。
2. 在发病初期,喷洒70%甲托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同时,可以使用施宝灵,每瓶兑水50至60公斤,或特谱哩500倍液进行喷雾。需每5至7天喷洒一次,持续进行2至3次。
上一篇:马铃薯机械化中耕培土技术
下一篇:农民发明土豆覆膜播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