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农业中,采取间作和套种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大棚种植黄瓜时,适时套种芹菜和小油菜,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同时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大棚内进行秋季延迟栽培的黄瓜,通常经历高温多雨的前期和低温寒冷的后期。因此,选择耐热、抗病且生长势强的黄瓜品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津研4号、秋棚1号、鲁秋1号和津杂2号等都是优良的选择。对于间作的芹菜和小油菜,我们选择了天津白庙芹菜和上海四月慢、五月慢小油菜。种植规格如下:
大行60厘米,小行40厘米,株距26厘米,每亩约栽5000株。
行距14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约栽45000株。
行距16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约栽40000株。
实验设定了200平方米的小区面积,并设置不间作作为对照组,进行随机排列并重复三次。播种、定植及采收的具体时间见下表。
根据试验结果,三种蔬菜的共生期为20天左右,其中,芹菜和小油菜通常在11月上旬定植,而黄瓜在11月下旬拔秧。在黄瓜生长的末期,尽管其下部叶片干枯,但对与芹菜和小油菜的生长相辅相成,能够提供一定的防晒和遮荫效果,促进其缓苗。
尽管黄瓜的产量略有下降,仅减少2.6%至4.8%,但这并不会显著影响总产值。每亩的增值一般可达到3000至4000元。由此可见,间作对于主作物黄瓜的产量影响不大,而对经济效益的提升却十分显著。
通过对大棚黄瓜与间作蔬菜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秋季延迟栽培的黄瓜,其亩产量可达到4500千克,产值可达8000元。在蔬菜淡季上市,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间作不仅对黄瓜的产量影响有限,还能增加作物密度,提升淡季蔬菜供应。这种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改善农村经济。
除了芹菜和小油菜,黄瓜的周围闲置地块还可以选择其他早熟耐寒蔬菜,如甘蓝和莴笋等进行间作,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利用大棚进行蔬菜间作,可以有效解决冬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值得在更多适合的地区推广。